段青許初初見到江怡,是在老校區的迎新處。
法學系和英語系的帳篷比鄰,還共用了一張桌子,她就坐在這張桌子的左方。
江怡下午人少的時候才來,帶著鄭云和江寧,吊帶背心加熱褲,一雙筆直的大白腿惹眼無比。因為要在迎新處簽字拍照,鄭云和江寧就先搬行李去宿舍樓,她留在這里。
段青許戴著志愿者帽子靠在椅子上小憩,兩條腿交疊著,沒注意到這些,再一抬眼時,江怡已經站在了她面前,拿著一盆仙人球,好奇問:“可以再拿支筆嗎?”
這妮子以為這張桌子上的東西也是英語系的。
法學系的筆亦是新生禮物之一,專門定做的,小清新風格,很受女生的喜歡。
英語系的迎新志愿者一愣,隨即解釋:“那是法學系的,不是我們學院。”
江怡怔了怔,有些赧然,卻沒走開。
法學系的志愿者大多比較隨和,笑著說隨便拿。
段青許微微仰頭,看清面前的人長什么樣。
江怡糾結了會兒,還真打算拿,只是兩只手都不空,只有先把仙人掌放下。
恰逢段青許直起身,想拿瓶筆筒旁邊的水喝,一伸手,卻不小心碰到了正要拿筆的這人。
她的手背光滑,指節細長好看,段青許頓了下。大概是這個動作讓江怡產生了誤會,以為這是在阻止,于是立馬將手收了回去。
背后的短發女同學笑了笑,直接抽出一支筆塞給這妮子,爽快說:“拿著吧,我們還有很多。”
江怡不太好意思,道了聲謝,拿著筆走了。
忘了拿仙人球。
段青許眉頭一皺.
迎新時間為兩天,晚上所有新校區來的志愿者不能走,集體住接待樓。
法學系一行人出去聚餐,路過超市有人想進去買點吃的,也是那么巧,結賬時江怡就在她后面。這個時間點超市人多,結賬隊伍排得老長,不知被誰無意推了把,江怡不小心撞到了她,連連道歉。
她還沒來得及說話,這妮子就看到了她前面的短發女同學,驚訝招招手,喊道:“學姐。”
短發女同學應聲回頭,還記得江怡,亦打了聲招呼。
江怡挺熱情的,要幫短發女同學結賬,因為她在前面,且剛好把手里的水放在了收銀臺上,所以就連帶著一起結了。
從頭到尾,江怡都沒過多關注過她,一門心思跟女同學聊天。
回接待樓的路上,有人問:“剛剛那個學妹是不是白天要筆那個?”
“對。”
“長得還挺漂亮的。”一男生說。
大家都笑笑,一副了然的樣子,紛紛鬧騰起哄。
段青許拿著水走在前面,不參與其中.
迎新結束,仙人球還放在桌子上,收拾帳篷的同學見沒人認領,打算要丟,最后被她帶走。
她是一個星期以后才知道江怡的名字。
新聞中心選了六個人出來,要求兩人一組輪流去老校區拍照片做軍訓題材。
段青許運氣不好,被派去了三次。
三次都遇到了江怡。
第一次去是軍訓的第一天下午,她負責場地左邊的拍攝,結果剛走到英語系那兒,江怡因體力不支直接暈倒在她面前。
她趕忙把人接住,送去醫療帳篷。因著有人看護,她只把人送過去就走了,走前聽到醫生問:“叫什么名字?”
一起過來的同學說:“她叫江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