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后半夜,好不容有了點困意,外面嘩啦啦下起雨來,雨勢不大,水滴撲打到窗戶上,聲音清脆。
這還是她在這個世界第一次見到下雨。
原本這個區域是沒有人造云的,但根據降雨計劃的安排,考慮到雨量和地形吸水問題,太空城的天氣部才把積云引導過來,實行降雨。
原本就清冷的夜,一時之間顯得更加安靜。
雨聲在夜里格外顯眼。
人造云引導過來,姜月皎也看不到星辰,索性站起來,準備睡覺。
即便是窗戶自動關上,仍然有些許水漬從縫隙當中濺落進來。
但僅僅落在窗邊,更多的被房間的溫度調節蒸發消除了。
這場雨之后,外面的積雪大概也會消散。
水珠接連,雨絲細密,與地球上沒什么區別。
然而她腳下踩踏著的卻不是一個星球,只是一座漂浮于黑暗夜空的太空城。
“球球,你見過神級星球嗎?”她問。
球球打出一個土黃色星球的投影:“這是目前人氣最高,公認為最接近神級星球的模型。”
薄薄的一層大氣如同白色的棉花片纏繞在土黃色的星球上,大陸高低起伏不定,顏色從深黃到淺黃。
姜月皎低聲:“不是這樣的。”
這更像,末日來臨,變異動物肆虐,蟲子瘋狂隨著風暴摧毀人類文明的時的那個,被破壞過度的星球。
真正的神級星球,應該是蔚藍色的琥珀一般清澈,淡薄的大氣如同輕紗。
數億的星球,數億的星系,無邊無際的宇宙黑暗當中。
只有這一顆生命的藍色寶石。
……
和末日來臨之前的氣候條件不同,炎熱的天氣,赤道附近肆虐的沙塵暴,熱帶區域瘋長的植物,都導致末日地球上的氣候環境極其反常。
曾經接連著一年,基地附近都沒有下過雨。
這一年時最艱難的一年,人可以短時間沒有食物,卻必須有水。
干旱遠比饑荒更能殺死人。
遍地都是嘴唇干裂,痛苦死去的尸體,被麻木的幸存者拉到黃沙遍地的荒野隨便挖幾個坑掩埋。
連個墓碑也沒有。
一開始的憐憫和人類文明的堅持早就消磨殆盡。
好在基地找到了一個稀缺的受到污染程度極小的地下水源,耗費眾多人力和資源之后,建立了方圓千里唯一一個能夠正常運作和凈化水源的機器。
這也是e基地在眾多基地當中能夠支撐到最后,并且成為人類最后的最大聚集地的原因——它擁有自己獨立的水源。
姜月皎偶爾也會去負責維護水源的維修和運作,基地的每一個技術人員都必須對水凈化機器的操作和維護內容掌握的清清楚楚。
水源是生存下去的重要條件,容不得出錯,必須保證不管是哪一位維修人員死去,剩下的人都能接替工作。
在黃沙年來臨之前,有一年的氣候還算難得的“風調雨順”。
這難得的好天氣也只是針對于特大型氣候災難而言。實際上,糟糕的空氣質量和炎熱的天氣都對幸存者的生存造成了很大影響。
下雨更是很難見到的事情。
遇到降雨,基地表層的能量罩先會打開過濾層,先將雨水凈化過濾一次,再讓雨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