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山也說道“對呀,八斤,就讓你伯母幫著收拾一下,不然,她真不好意思。”
“哎,伯父,都說了,我們是一家人,就不許再客氣,說什么好不好意思的,不是太見外”鄭八斤笑著說。
鄭家山點了點頭,說道“八斤呀,你看,經過你半年多時間的努力,這個家已經煥然一新,在村里也算是一流的了,下一步,你還打算什么其實,我覺得,見好就收吧,別太冒尖了。”
鄭八斤當然知道大伯在擔心什么,當然知道這天發生的事情。言下之意,是好意勸他收斂一下。
槍打出頭鳥這樣的道理,他也懂。
但是,現在好比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只有勇往直前,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笑了笑說“大伯,你就放心好了,我自有分寸。我打算,過了年之后,再賺一點錢,就把這里的事情放一下,安心進城里發展。”
“這樣也好,城里發展空間大。”伯父點了點頭。
“奶奶,到時候,你就跟我一起進城,去體驗一下城里的生活。”鄭八斤對著大伯點了點頭,把臉轉向了奶奶。
“我哪兒都不去。”奶奶笑著說道,“在這里住了幾十年,已經習慣,哪兒都沒有這里舒坦。俗話說得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鄭八斤沉默了下來,他當然明白,一個在農村生活了幾十年的老人,真要進了城里,肯定是住不習慣。
而且,農村有個風俗,一旦在外,有個閃失,到時,進不了屋。
當然,事實證明,這種風俗是陋習,根本不可取,而且,也不靠譜。他在前世,就親眼看到了很多的例子。
老人在外面逝世,最后,兒子們不讓進屋,就在外面隨便搭了一個棚子辦喪事。
這人家的子女,最后也沒有好運。
相反,有的人不避這種嫌,讓自己家的老人進屋,風風光光地辦了道場,最后再抬出去安葬,結果,這家人最后都是大富大貴,至少也是豐衣足食。
前一世,鄭八斤的村子里,就出現這種情況,有家三弟兄,因為母親在外不小心摔死,老大和老三都不讓抬進自家房子。
老二不顧村里的人勸說,毅然決然地把老母抬進了家里,停了幾天,才抬出去安埋。
幾年以后,老二的兩個兒子全部端上了鐵飯碗。
而事隔幾年后,老大的兒子,因偷盜吃了公家飯,老三兒子因為賣假食品,吃死了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最要命的是,兒媳很漂亮
當然了,當初的老二,并沒有想這么多,他只是覺得,自己的母親都進不了自己的屋,那還叫母親
不過,鄭八斤知道,憑他一人之力,一時半會兒是改不了別人的觀念,也就不再糾結于以后讓奶奶進城。
現在談這些還早,刺都還沒有栽,就想著把氈子弄個洞給小娃兒撒尿,實在是太過于心急。
“對了,張曉陽這個孩子,怎么沒有在這里過年”奶奶突然發現少了一個人,奇怪地問了一句。
鄭八斤一怔,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他可不想騙奶奶哪怕是善意的謊言。
“這孩子,是個可憐人,你應該把他留在這里過年,不然,他一個人,連個去處都沒有,還如何過年”奶奶像是抓住了這個話題,就不想放開。
“好的,奶奶,下次我注意一下,明年說什么也要讓他一起過個年。”鄭八斤想了想,組織了一下語言。
鄭老太點了點頭,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