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華回到海子村,李寅問他怎么樣?他哥什么時候來?
“我哥腿斷了,現在還在醫院里躺著。”王天華是個聰明人,開始和李寅討價還價,“這件事情我哥委托我全權處理,我希望所長給個交代,秉公處理。”
“行,你說說,你有什么條件?”李寅聽了臉上不動聲色,心里卻是暗自歡喜。只要這小子答應坐下來談判,那就好辦了。
王天華開出的條件也不算過分。他知道人死不能復生,讓全村人填命也不現實。唯一的希望就是讓村子里的人處理后事,風風光光的把王子民安葬,自己不出一分錢。
至于報仇,以后有的是機會,就沒有不透風的墻。
現在看上去這些村民異常團結,鐵桶一般滴水不漏。相信要不了半年,就會內訌,誰是主謀,誰打死的人?都會說出來。
到了那時,再一個一個想辦法收拾。只要有錢,沒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而且,一樣做到滴水不漏。
“你能這樣想最好,但是這事兒我也做不了主,我得跟村長商量一下,盡快給你答復。”李寅聽了,答應去找村長,談判具體事宜。
村長也是聰明人,在經過李寅說出利害關系之后,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反正海子村有的是地,更不值錢,只要不讓村民坐牢就行。
席順云馬上召集村民,一陣恐嚇之后,人們的心里有些發慌。
這時,說出人家的條件。村里人每人都有責任,該出力的出力,有錢的出錢。大家就如湊份子一樣,傾其所有,湊出了幾百塊錢。
買了棺材,又在唐正文的幫助之下,從十里村的養豬場里買了一頭肥豬。
每家每戶又捐獻了一些糧食,請了一個道士來做了道場。就在村子西邊弄了一塊無人耕種的地,將死者安葬,這事就算這樣完結了。
……
婉清的教學終于理上了正軌,把席學健和席學良二人哄進了五年級教室,開始二人并不習慣學習,只是盯著婉清看。
慢慢地,婉清也就習以為常,不再那么矜持,講課也找到了感覺,一堂課上得生動有趣。
同學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倏然發現,席學健和席學良本性并不壞,人也聰明,只是,心思沒有花在學習上。
她想了一個辦法,鼓勵二人,只要第一次測驗不是倒數一二名,就做頓飯給二人吃。但是,前提是要二人準備食材,自己沒錢。
二人很是興奮,就如打了雞血一樣,開始專心聽講。
席順云看著突然愛學習,天天去上課的兩個兒子,心里一陣高興,旁敲側擊之下,終于明白,原來這一切都是婉清老師的功勞,心里說不出的高興。
在一次放學之后,特意跑到村公所里,想要當面感謝一下婉清。
但是,婉清還沒有回來,正在給差一點的學生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