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往東,兩三公里左右,果然出現一個寨子。
但是很小,全是用木料搭成的吊腳樓。
一個五十來歲的老人,精神矍鑠,又目炯炯有神。正背著個背籮要去地里干活。看到鄭八斤,熱情地問客人從哪里來?
鄭八斤忙著抽一支煙,雙手遞上,問這里有沒有小賣部?
老人告訴他,沒有,平時他們買點食鹽之類的,都要到十公里開外的小鎮上去。
鄭八斤搖搖頭,問老人家有什么吃的,賣點給他。
老人笑著說,遠來都是客,不要錢,只是,家里真沒有什么好東西可以招待客人,就是一些紅薯,臘肉倒是有。
不過,如果有需要,可以讓趕集的人捎帶一些。
說著,也不下地,而是帶著鄭八斤向家里趕去。
鄭八斤也不客氣,入鄉隨俗。
出門在外,如果太過于靦腆,那就只能餓肚子。
老人的家很小,里面放著一些紅薯,還有幾塊臘肉,看上去也不太富裕。
老人給他倒一杯酒,然后開始燒火,說煮紅薯和肉給他吃。
鄭八斤忙著制止,掏出一百塊錢,讓老人幫他在村子里弄幾件爛衣服。
老人有些為難,說要買衣服還是去鎮上,這里沒有。
鄭八斤知道他的意思,大家穿的衣服有限,平時根本就沒有閑錢去多買兩件換洗。只好笑著道:“去鎮上太遠,又不識路,只能麻煩老人家幫著弄兩件,男的女的都可以。”
他已經看出來,老人是侗族人,如果穿在楊貴芬的身上,可能就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方便隱藏身份。
老人聽了,從家里找兩件兒媳穿的衣服給鄭八斤,說不知這個行不行?
鄭八斤打量一下,覺得可以,穿在楊貴芬和小雪身上,應該可以湊合。
但是,老人不要錢,鄭八斤強行塞在他的手里,把老人家昨晚吃剩下,舍不得扔的冷紅薯撿幾個,包在衣服里,出門告辭而去。
反正馬上就要離開這里,也沒有要求老人不要告訴別人。
老人覺得不好意思收錢,但是,追出門來,鄭八斤已經走遠,也只好嘆一口氣,接著出門,兒媳婦和老伴還在地上等著他。
回到廠洞,鄭八斤并沒有急著進去,而是在外面找個地方先躲起來,看一會沒有人發現,這才向洞口走去。
楊貴芬正在懷疑鄭八斤會不會丟下他們不管之時,鄭八斤回到山洞,遞過去幾個紅薯和衣服,說道:“趕緊吃,吃完換上衣服,馬上離開這里。”
如果是放在平時,這種冷冰冰的紅薯,她肯定不屑一顧,但現在饑不擇食,也只能拿起來吃,覺得味道還不錯。
但是,要她穿別人穿過的衣服,就有些難受。
小雪卻不講究這些,吃著紅薯,換上一件衣服,還說挺漂亮的。
她還告訴這個洞子里面還有一個洞,但是很濕,爬不上去,不知里面有什么?
鄭八斤好奇地跟著她過去,果然,在幾十米處,有著一個洞口,只有半人那么高,而且,離人站的地方有一米多高,只是,里面不時有水浸出,形成厚厚的清苔,如果一般人,沒有人幫忙還真上不去。
他也是個好奇的家伙,如果不進去探索一番,可能會一直心欠著。
對小雪說道:“你留在這里,我上去看看!”
說著,往上一跳,抓住洞口邊的巖石,輕松地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