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謐的森林里,一只棕土黃色,全身布滿不規則黑褐色斑點,豎著長耳朵的野兔警惕的左右徘徊,似乎是在觀察周圍有沒有危險。
周圍沒有見到危險之后,它小心翼翼的在一棵樹下面扒拉著什么,片刻之后,它把東西叼出來,那赫然是一片蔬菜葉。
野兔紅彤彤的三瓣嘴蠕動著,津津有味的吃著蔬菜葉。
然而就在下一秒,一道身影從天而降,如閃電般迅速把它摁在地上,兔子一下就急了,使勁蹬腿,卻一點作用都沒有。
蘇湛拿出一根麻繩,把它給五花大綁起來,放進一旁的竹籃。
竹籃里面除了這只剛放進去的野兔之外,還有幾只顏色差不多的野兔。
蘇湛滿意一笑,這么多兔子,足夠吃幾頓了。抬頭看看天色,也是時候差不多回去做飯了。
回到家之后,她麻利的把兔子開膛破肚,然后將兔肉洗凈切塊,架火,在鍋內放入水煮沸,放入兔肉焯一下,備用。
鍋內放入原主從來都舍不得放的雪白色豬油,等雪白色的固體豬油在鍋內化開之后,依次放入原主自己種的姜、蔥、蒜、還有蘇湛朝村里人借的農家自制醬翻炒。
等香味爆香出來,再把兔肉放進去翻炒,加適量水水,用大火燒開,最后快要熟的時候放入鹽。
為了配合今天的肉菜,蘇湛特意煮了兩碗米的飯。
這個時候的農村里連電都沒有通上,因此也就不存在電飯煲了。
蘇湛是用土灶煮飯的,把米洗干凈,然后倒入適量的水,大火燒開,然后把燒開的米倒入容器中。
這個容器有無數細小漏洞,可以完美的把米留在上方,讓已經燒開的米湯流向下方。
接下來,蘇湛又炒了幾個青菜在這過程中,米也差不多瀝干了,等菜都炒完之后,蘇湛把已經半熟的米重新倒入鍋內。
拿筷子在米上上下左右四方劃一道橫,最后在周圍倒入一點水,把鍋蓋蓋上。
這個時候的火是很有講究的,如果太大了,燒出來的鍋巴就是黑色的。如果火太小了,那米飯就夾生。
不過蘇湛也不是第一回用這種土灶做飯了,她一直到鍋里發出細微的噼里啪啦聲音,還有空氣中飄香的飯香,她就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土灶還有一個好處,比如說你要是做好了飯,可吃飯的人卻很長時間沒來,這個時候只要把你做的菜放進鍋里的米飯上面,再蓋上鍋蓋,就能讓菜保持一定時間的溫度。
不過蘇湛顯然不需要這樣做,她剛剛熄火,小崽子拿著一根竹竿和一個小桶笑容滿面的就回來了。
“媽,你快來看,我今天釣了好多小龍蝦回來。”人還沒進門,大嗓門就已經嚷嚷了起來。
蘇湛出去以后,往小桶里一看,呦,還真不是小丫頭自夸。
這個時候的農村為了方便挑水,家里的水桶都是好大一只,能有成年人腰部那么高,這個小桶雖然小,但那也只是相對這種水桶而言。
事實上,這個小桶的高度要到小丫頭的腰部以上,胸以下。
只見小桶里密密麻麻擠滿了龍蝦,一只只揮舞著大鉗子張牙舞爪的,一看就很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