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什么?
十分鐘的時間并不漫長,很快休庭時間結束,法官大人又回到了法官席上,聽審的市民們也開始等待最后的結果,“陪審團,你們最后商討的結果是什么?”
陪審團的一名代表將最后的決議交了上去,一如杜林之前所希望的那樣,法官有些無奈的宣讀了最后的結果。
“陪審團最終決議,針對以‘杜林為首的犯罪集團’除‘故意傷害罪’外,各項指控均不成立!”,法官宣讀完之后聽審的市民們居然覺得這樣才是最應該的結局,莫名其妙的都站在了杜林這一方。然后法官放下了決議書,開始最終的量刑。
根據帝國法律,所有涉及到了刑事的案件都由陪審團作最后決議,法官在這種案件里只能夠負責量刑,而這也是為了最大程度的維護法律的公正,避免出現法官權力過大而產生的**和不公現象。有時候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操蛋的限制,但如果自己是被告的話,那么這就是一項很好的條款。
“根據雙方提供的人證、物證和辯詞,我宣布……”,所有人都站了起來,包括了法官大人,“杜林、都佛以及其他到庭的同鄉會會員,入獄四個月!”
隨著一聲錘響,這場有些不按計劃走的庭審最終還是按計劃的結束了,杜林和三千塊先生用力的握了握手,“感謝你的幫助,如果你能不收費的話我會更感激你……”,兩人都笑了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話,可以聯系我,當然,我也是需要收費的。”
“好吧,不開玩笑了,你是一名很出色的律師,如果有機會的話,我相信我們會再次合作的!”
三千塊先生的助手將桌子上所有文件收攏起來,這將留檔作為三千塊先生的戰績,在隱去關鍵的姓名、時間、地點以及具體的指控之后,將成為他在某次代理案件時給委托人定心的小道具。
“您是一名很痛快的委托人,有任何需求請一定要聯系我,下一次我會給您一個優惠價!”
結束了簡單簡短的對話之后,杜林和他的“犯罪集團”將登上法院外的警車,被押送到地區監獄。登上車之后,杜林臉上的笑容很快就消失了,他將一把槍偷偷的教給了都佛,“小心點,我覺得有些不太對勁。”
很顯然,最后突然出現的流浪漢和新的指控就是針對他的,一旦罪名成立就算他本事再大,十年到二十年的刑期是絕對跑不掉的。他不知道這個流浪漢是誰找來的,也不知道這是臨時的計劃,還是蓄謀已久,總之他覺得這次去監獄的路不會太平。那些人通過公事公辦的方式沒有能夠為難到他,必然會用一些上不了臺面的手段。
在搖搖晃晃中,警車緩緩的駛出了法院,駛向了城外。
與此同時,在另外一條平行的街道上,一輛車也開始緩緩的駛動。
出城的路不太平整,在搖晃中人們的總是莫名的有一種困頓感,漸漸的杜林閉著眼睛打了一個哈欠,等他再睜開眼的時候,車子已經行駛在郊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