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關鍵證人當庭翻供這讓庭審難以繼續下去,必須有一個停頓的過程,錯過這一步從下一步繼續開始。十分鐘后再次開庭,安普給出的所有證據和證詞都被凱文否定,接下來的證人也都當庭翻供,這讓庭審再次中斷。
事實上到了這一步,經驗豐富的三名法官已經認定杜林的確存在問題,可是在沒有證據和證人的支持下,根本不可能對他造成任何的影響。他們有點同情安普,他們之所以能夠出現在這里,也是帝國最高法庭和帝國**官的建議。毫無疑問,安普栽了,不過他們也不是特別的擔心。
當庭翻供除了證明在取證的時候可能不那么“規范”,說到底也算不上什么大事情,無非就是處罰一下辦案人員。加上安普是司法體系的自己人,他可能都不需要承擔太過于嚴重的結果。
第四次開庭的時候,結果基本上已經確定了下來,可就在這個時候,凱文站了起來。
此時如同鬧劇一樣的庭審已經毫無意義,陪審團的成員都一頭霧水,原本他們還有一些傾向性的立場,可在接連出現翻供和涉嫌刑訊之后,他們的立場也變得模糊起來。而凱文需要的就是這個結果,然后足以讓安普“付出代價”的變化。
實際上杜林在這場庭審中還是有一定的危險的,危險來自于陪審團,安普非常聰明的從其他地方調集了一些陪審團成員來組成新的陪審團,這會給陪審團每一位成員一種非常特別的感覺——杜林勢力很大,本地的陪審團都被他買通,不足以承擔這么重要的職責。所以從一開始,陪審團就是具有傾向性的,他們更加傾向于安普,而不是中立的立場。
此時他手里拿著一份用玻璃片夾著的紙片,只有巴掌大小,上面寫滿了字符,“法官大人,我想提供一份材料,這份材料來自于死者解剖時從胃部取出。”,說著他的助手開始將拓印出來的文件發給法官,以及陪審團成員,他繼續說道:“可以很清楚的看見這上面的內容,這是一份遺書,一份胡安先生的遺書。他在遺書中說明了他最后一刻的想法,也足以證明胡安先生并非死于安普先生所說的謀殺,而是自殺。”
他又拿出了一份文件,“這是拍賣會結束后的債務轉讓文件,在胡安先生自殺之前,杜林先生已經成為了胡安先生的債權人,胡安先生欠下了杜林先生二百三十萬元!”
“我想請問三位法官大人,各位陪審團成員,無論那些證據和證人的證詞是否有問題,杜林先生具備了謀害胡安先生的動機嗎?”,他走到了陪審團坐席的旁邊,將手中發大來的拓印復件舉著,保證每個人都能看見,“這是二百三十萬元的負債,不是二百三十塊,如果杜林先生要謀害胡安,那么這二百三十萬的債務怎么辦?”
“這不是一筆小數目,我非常自卑的承認一點,我可能一輩子都賺不到這么多錢!”
“另外,我還需要陳述一個事實,胡安先生和杜林先生有商業上的矛盾,這一點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但這并不足以證明杜林先生會為了泄憤而毀掉這筆債務,我個人的看法更傾向于這是胡安先生對杜林先生的報復!”
“是的,胡安先生通過死亡來報復杜林先生,他永遠都不需要為那二百三十萬的巨額欠債操心了,而杜林先生也為此損失了二百三十的債務,同時還讓杜林先生背負上了嫌疑和罵名!”
“同時……”,凱文走到了法官面前,欠身行禮以表示對法官們的尊敬,“三位法官大人,我代表我的當事人杜林先生,正式向法庭提起反訴,控訴檢察官安普先生為了個人的私利,通過制造偽證,刑訊逼供等事實陷害、誹謗我的當事人,希望三位法官大人能夠受理此案!”
整個法庭瞬間被喧囂聲炸上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