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在城外,布喬狼狽的躲藏在路邊的泥坑中才躲過了陸軍的追剿,他聽著周圍似乎沒有動靜了,才從泥坑中爬出來。他知道自己完蛋了,毫無疑問的工人工會總部那邊絕對不會伸出援手來拉他一把,如果他們伸出手了,就會把麻煩也一同拉過去。所以他們更可能會一邊譴責自己的行為和過失,一邊盡力的彌補這次暴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總之自己完蛋了。
就在幾個小時之前,布喬還覺得自己能夠逼迫市政廳和那些資本家低頭,其實這只是一件小事,只要杜林和那些資本家愿意主動拿出一筆錢來補償那名受傷工人的所有損失,讓工人工會以及他得到一些并沒有太大意義的聲望,他根本不可能組織這樣一場大罷工和大游行!不過是低一下頭,有那么難嗎?
他回頭看了一眼奧迪斯市,最終做出了決定,他要離開這里。他不會為了本來不屬于自己的責任去陪葬,他還有很遠大的理想和前程,沒必要糾結在這個地方。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的銀行賬戶是匿名賬戶,這要感謝帝國央行一直以來的政策。或許在聯邦,會有更適合他的位置。
這場“浩劫”終于過去,第二天一大早幾乎所有報紙都報道了有關于奧迪斯市暴動被鎮壓的事情,超過一千人被逮捕,現場被擊斃七百多人,還有許多人潰散之后不知所蹤。更讓人覺得啼笑皆非的是陸軍居然有傷亡,一共三十多人受傷,其中一人傷勢較為嚴重,已經送到了帝都最好的私立醫院接受治療。
這一則消息似乎為工人工會吸引了不少的火力,或者說工人工會總部連夜的公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大量的報紙大篇幅的報道這次暴動之后,開始質詢帝國陸軍。面對手無寸鐵的暴民,這三十多人是如何受傷的,那名已經受到了監護的重傷軍人是如何重傷的。或許這就是聯邦在南北戰爭期間差點能夠打到帝都的原因。
緊接著工人工會總部發表了嚴正的聲明,解除了布喬的職務,并且督促布喬盡快自首以換取法官的酌情減判,同時工人工會愿意為此事所產生的損失進行賠償。在聲明中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他們似乎并沒有說明愿意承擔這次暴動的責任,反而把責任推給了一些“懷揣著惡毒心思”以及“一小撮別有用心”的工人身上。
這件事看似已經進入了余波階段,但這余波比人們所想像的要大得多。
甚至可以說是海嘯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