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的背后有沒有“權錢交易”值得人們深思,但是更多的人都沒有深思的**,特別是那些被操縱的工人。他們只知道自己工作的工廠因為市政廳的原因停工了,,他們也失去了工作的機會,在廠主的悲情渲染下他們即將失去工作,于是工人工會插手了這件事。工會為了保證工人工作的權力,進行了大罷工。
所以當馬格斯發現這件事的火燒到了工人工會總部的頭上時,立刻發動了輿論攻勢。
他不打算讓工人工會完全的消失,而是希望這個組織能夠更加的符合目前帝國的政治環境。一個工人工會,沒有必要擁有那么大的野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就行了么?
于是在高層施壓以及輿論導向的作用下,工人工會總部終于站到了臺前,他們表示愿意接受社會的監督,同時對一些欺上瞞下的工會中高層進行了清理。但是這么做是沒有用的,馬格斯立刻站出來,要求工會高層組成成員實行選舉制度,不再是以前那樣如同一個企業一般采用聘用制,而且總會長也必須參與競選投票,只有投票選出的最終勝利者才能擔任總會長一職。
一次四年,不能連任!
這一刀直接砍在工人工會的命門上,面對洶涌的輿論和一邊倒的民意,已經擔任了十三年的工人工會總會長,不得不宣布辭職,并且請帝國官方監督,進行改制選舉。
當然這一切都和杜林沒有什么關系了,他從各地找來的瓜爾特人同胞已經歡天喜地的開始工作起來,按照現在的工資標準,他們每個月可以拿到差不多四十塊錢這個樣子,這可比他們以前的收入高了很多,而且也不需要太吃苦,工作起來也有尊嚴。
解決了用工問題之后杜林意識到另外一個問題,同鄉會的發展還是太慢了,如果把同鄉會發展成為一個類似工人工會的組織,將所有的瓜爾特人都一網打盡,會不會對提升民族在社會中的地位更有幫助?他思考了許久,又覺得這么做其實并不合適,或者說并不適合現在的社會環境。
自我的孤立永遠都是違背了主流的行為,如果加入了更多其他種族的人進入同鄉會或者另外一個組織,又會引發更多的矛盾。不讓他們加入,那么這就是隔絕了瓜爾特人與整個社會的墻壁,不僅起不到作用反而會引發負面效應。
奧迪斯市的工人工會被狠狠的踩了下去,這也讓商會分會那邊老實了不少,海德勒再次見到了杜林極為狠辣的手段,天天龜縮在自己的臨時居所里不出來。他理所當然的認為這一切都是杜林的陰謀,不管他說的多么冠冕堂皇,都是踏馬的騙人的。作為一名繼承了父親叛國得來的財富的商人,他很清楚任何足以改變社會形態和歷史進程的事情,背后都會有一雙看不見的黑手在操縱。
所以他選擇不出現在杜林的面前,也不給杜林發作的機會。
他能對工人工會出手,難道就不能對商會分會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