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完全沒有問題!”,布萊恩特也想起來杜林招了一批瓜爾特人來工作,有五萬多人。如果這批人能夠先辦理勞工證并且得到了好處,那么剩下的就不需要他來做工作。同時他也意識到這是自己的一個好機會,一旦能夠把杜林提出的這一套辦法用在整個帝國工人的身上,對工人工會恢復以往的公信力和威望是有幫助的。
至于具體怎么做,還要再思考思考。
杜林與他討論了一些細節方面的事情,比如說工人的履歷也屬于勞工證的一部分之后,布萊恩特就主動的提出了告辭,他感覺到杜林已經沒什么話要和自己說了,比起讓杜林“請”自己離開,還是主動一點比較好。他來這里就是為了做好服務工作,不是來追尋存在感的。
很快在工人中就流傳著一種說法,工人工會內部的**問題被揭露之后,新的會長上任也帶來了新的改變,比如說勞工證。擁有勞工證的工人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擁有更好的福利。有人將信將疑,也有人認為這是一個騙局,至于想要欺騙他們什么就不太清楚了。
有了杜林的吩咐之后奧迪斯市的瓜爾特人勞工成為了第一批辦理勞工證的工人,工人辦理勞工證主要是為了方便市政廳在統計城市流動人口,以及杜絕一些罪犯,至于其他的,都是附帶的。
人都有從眾心里,當他們看見那些持有勞工證的工人每個月能夠拿到額外的一塊錢時,不管有沒有困惑或是懷疑的人,都主動的登記辦理了勞工證。在布萊恩特的推動下,工人工會行政部在考量之后決定把這個制度用到整個帝國的工人階級身上。就像杜林所說的,用工方在用工的時候可以一清二楚的看見自己雇傭的工人有沒有過犯罪行為,有沒有豐富的經驗,不需要他們自己吹就一目了然,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構思。
同時杜林也開始推動居住證和身份證的工作,愿意在奧迪斯市定居的都可以拿到奧迪斯市身份證,否則只有居民證。持有奧迪斯市身份證的市民每年都必須在奧迪斯市內生活超過六個月,隨時隨地會有抽查,如果達不到,就會改為居住證。
至于為什么要推動身份證,杜林沒有說,但這是有后續計劃的。
如何提高一個城市居民對城市的認同,如何讓他們更加的團結?其實很簡單,為他們畫一個圈子,或者說為他們建立一個微妙的階級制度,這一套并不新鮮,在過去帝制時期皇室為了籠絡住自己的子民就已經把這招用爛了。
在那個時候他們把“持有身份證”的帝國人叫做“公民”,把“不持有身份證”的帝國人叫做“自由民”,然后制定了一套法律,告訴每一位帝國公民,他們是受到帝國保護的。至于自由民?那是和奴隸相差無幾的一個階級。于是公民得到了來自階級上優越感,開始抱團抵制自由民也成為公民,因為他們需要這層優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