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還是杜林在夢境中時聽一名專門從事商業街區布局的大師所說的,大佬投資了一條文化街,請了這位大師來,簡單聊了十幾分鐘,大佬就決定把整體規劃設計都交給這位大師做。效果當然也是極好的,短期內就形成了口碑效應,他稍微“偷學”了一下,將大師的理念用在這里,也起到了非常有效的效果。
當費麗嘉從街頭走到街尾的時候,她身后的已經跟著兩輛推車,上面堆滿了她購買的東西。這里的商品對她來說就和普通人逛批發市場一樣廉價,除了那些真正的大師手工工藝之外,似乎沒有什么量產的東西能夠讓她這樣身份的人感覺到昂貴。
從街尾出來的時候,費麗嘉還保持著高昂的興致,如果不是她回頭看了一眼后面的推車,都不知道自己已經購買了這么多的東西!
“我們得找人來看看這里的商業規劃方式,我覺得這里面有很深的學問,新的特區一旦建設完畢之后想要再做修改就會變得很麻煩,所以一定要在新區建設之前把規劃做好。”,費麗嘉一邊走一邊說,維托爾一邊記錄一邊走,一行人轉了三條街之后身后的推車已經擴張到四輛的程度,這還是費麗嘉有所收斂的結果。
周圍已經出現了一些一臉驚奇的圍觀路人,她讓女仆將這些商品送回酒店,然后找了一家很有特色的餐廳吃了一頓“石器餐”。這家餐廳以石器時代的內容為主,根據歷史手札和一些歷史文獻,在起源紀的初期,人們就處于石器時代,那是一個資源匱乏的時代,所有的東西都和石頭、骨頭有關系。
這家餐廳很好的復原了在起源紀早期人類用餐的過程,整個餐廳飽滿,在花了五十塊錢之后他們才找到了一桌剛剛撤換下來的餐桌,食用了一頓非常有意思的午餐。
整個桌子就是一個巨大的圓形石頭,在每個人的席位前會有一個凹陷下去的口子,里面用曜晶作為發熱的燃料,其實本來用的是火,這樣更具有起源紀的特色。后來杜林參觀了這家餐廳之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火焰這種明火太容易導致火災的發生,一旦發生火災就不是一間店鋪兩間店鋪的事情,極有可能會蔓延到更多的店鋪。
所以杜林給這家餐廳的老板兩個選擇,要么改變作為熱源烹飪食物的方式,要么滾。
最后老板選擇了曜晶,在曜晶上面是一塊經過加工后用牛油浸泡過凹凸不平的石板,所有的菜肴都是以生食的方式呈現在桌子中間,客人們穿上了圍裙之后就可以自己動手進行烹飪,主要就是煎炸兩種。除此之外還提供燒烤,不過燒烤都是餐廳在后堂制作好的,不能由客人親自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餐廳里所有的餐具都是用牛骨頭打磨而成,讓人有一種被濃厚的文化氛圍包圍的感覺。
這頓飯讓費麗嘉愈發的驚奇起來,這種創意和方式是她第一次見到的,這種使用滾燙的石板讓客人們自己烹飪食物的過程給客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樂趣,看著一片片非常薄的牛肉在石板上卷曲并且發出滋滋滋的聲音所帶來的滿足感超過了進食的快樂。
一頓飯,吃了一個多小時,費麗嘉第一次吃的有點飽腹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