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還沒有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原因在于誰都無法確保每一個終端所需要播放的內容都是一致的,換句話來說,當多個終端需要播放多個信號源的時候,就需要多個信號接入……。如果有二十個頻道,那么就必須備有二十根信號接入的線,通過跳線的方式來改變信號然后才能解碼。
杜林聽完之后一陣無語,但他不能怪這群科學家,在這個世界,這個時代,現在他們所展示的東西已經可以稱得上是超越了時代的科技。再追求更加尖精的技術好像有一些為難人,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個麻煩是可以解決的,只需要把接入的解碼器的線股增加到和信號源相同的數量即可。比如說電線里電線里藏著二十根獨立的電線,雖然蠢,但蠢有蠢的好處。
聽完解釋之后杜林只是要求這些科學家對這個項目繼續進行研究,把信號源多頻段的方法找到,并且還再次投入了一百五十萬的研究資金,和一百萬的公共研究資金。前者是專項資金,只能用于這方面的研究,至于后面的那部分公共資金,只要有人提出了立項,并且這個項目得到了研究室里百分之七十五的人點頭同意,就可以申這部分資金。
“這些東西什么時候可以大規模批量化的生產?”,在離開前,杜林問了一個問題,這關系到接下來將電視信號送入千家萬戶的計劃。
斯坦愛因和幾名科學家聚在一起嘀嘀咕咕說了一會,然后才給出了一個答復,“我們設計了一種全新的電路體系,目前應該沒有可以直接生產的廠商,所以我們需要專門的機器來生產這些東西。大概在今年的下半年到年底,解碼器才可以進入批量化的生產。”
杜林點了點頭,這個時間雖然比他想象的要久了一點,不過沒關系,多幾個月他等得及。就在杜林鼓勵了一下這些研究人員準備離開的時候,斯坦愛因告訴了杜林一個他意想不到的事情。
“你是說……邦迪卡軍工集團想要購買我們的專利?”,杜林有點驚訝,邦迪卡軍工集團據說背后有皇室的影子,至于是不是真的那就不清楚了。這個集團的高層中有許多都是貴族出身的大資本家,社會關系非常的復雜。加上邦迪卡被國防部認定為軍購企業,這個集團公司的實力非常的強勁。
不缺錢,也不缺各個領域的頂尖人才。
斯坦愛因肯定的點著頭,“就是上次我和您說的那個差點把實驗室……錯過那件事,他們想要我們手中一個可以在一瞬間產生炙熱高溫的配方,還派了專門的專利律師代表來和我們談這些事情。您知道,專利都是您的,所以您不點頭,我也沒有接觸對方。”
這就是杜林喜歡這群“失敗的科學家”的原因了,他們的情商不夠高,否則也不會在遇見他之間落魄的就像是街友,更不會被一個個享有盛名的企業掃地出門,只能依托在一些學校混項目騙研究經費。在杜林和他們簽訂的協議中,他們所有研究的項目都屬于研究室委托他們進行立項研究,并且給予了充足了的資金。
一旦項目出了成果,所有注冊的專利都屬于杜林麾下全資研究室的,也就是說這項專利都屬于杜林。如果換一批成功的科學家來說不定已經和杜林鬧翻了,但這些人卻很滿意這里的環境,也滿意杜林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