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一個緊張驚懼的環境中,理智衰減的速度超乎了人們對自己的認知,往往在平時不會相信的事情,在這樣的情緒氛圍下,也會變得將信將疑。
從天亮開始,整個西部都在流傳一個“小道消息”,不知道是誰最先放出來的,總之一夜之間傳遍了整個西部。這個不確定的消息里將西部最近一連串的變化指向了幕后黑手西礦會,消息中稱到目前為止受到刺殺的人大多數都是與西礦會有仇的一些人,包括了杜林,包括了門農,也包括了西礦會的執行委員與亨得利等人。
與杜林的矛盾來自于西礦會坑了杜林上千萬的資金,這是一筆驚人的數字,一旦杜林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來捍衛自己的權益時,西礦會以及那些把廢礦當做好礦賣給杜林的礦主們就要倒大霉。大家已經見識到了杜林在打官司上的特長,從他發家致富開始就不停的和人打官司,但是非常神奇的是他好像就沒有輸過。
這給了西礦會內部一些人極大的壓力,一旦這件事鬧到了明面上,官方開始插手,那么西礦會在西部的權威必然會快速的衰退。人們不會相信一個聯合了奸詐的礦主詐騙了杜林上千萬資金的非官方組織,由此也將延伸出更多的問題,比如說西礦會是如何在西部盈利的,是如何控制西部礦藏對外貿易的。
所以西礦會有必要的動機和獲利,他們有暗殺杜林的可能。
西礦會和門農之間的矛盾也由來已久,從門農登上政治舞臺之后就一直和西礦會過不去,他提出了種種辦法想要制約西部的礦主和西礦會的觸角,盡管都失敗了,卻不意味著會一直失敗。一旦門農成為了州長并且得到了外界資本家的幫助,他很有可能在西部直接制定一套屬于他的法律,那么礦主們和西礦會的好日子就會過去。
面對如此巨大的損失,西礦會的人會選擇妥協嗎?
不,他們選擇了刺殺門農來結束這件事。
至于西礦會內部的一些執行委員和礦主為什么也被刺殺了?
其實很簡單,有人的地方就必然會有立場,立場的不同自然而然的制造了矛盾,然后發展為沖突。幾名執行委員和礦主勾結詐騙了杜林那么多的錢,如果他們還活著,他們所作所為留下的把柄就會一直存在,落人口實。任何人都能用他們做的蠢事來攻擊西礦會,加上西礦會內部的爭權奪利,那么刺殺也就顯然是最簡單穩妥的方式了。
至于有些人可能會考慮到西礦會是不是智障了,在這么短的時間里發動了如此密集的刺殺他們難道沒有腦子嗎?
在這個流傳非常廣的消息里也給了解釋,正是因為他們安排了如此密集的刺殺,才能夠把人們的視線從西礦會身上挪開,讓人們去質疑、反思,最后才“發現”原來這一切和西礦會沒什么關系。
這條消息說的仿佛就像是真的一樣,給出這條消息的人似乎全程參與了這么多起刺殺案,一時間讓人們無法分辨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