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生活在西部的這些礦主、礦業公司,他們才會考慮最現實的問題——利益,從而做出一個決定。
解決了這兩個問題之后,西部將會一馬平川,杜林的許多計劃就可以有條不紊的推進。至于門農……,其實門農一點也沒有被杜林放在心上,這注定是一個失敗者,他短淺的目光其實根本不夠支持他走到更高的位置上,杜林已經在挖他的根基已經很長一段時間,而他卻一點都沒有感覺到。
杜林的“有機蔬菜”計劃在西部不斷的圈地建造農場,然后用一種被人們當做是傻子的方式來耕種這些農田。很多人都覺得杜林腦子有問題,可誰又能想到當西部三分之一甚至是二分之一的人都成為了杜林的員工時,西部這些人是聽門農的話,還是聽他杜林的話?
就算他們很難從兩個人中選擇出一個自己要依靠的對象,杜林也會給他們做出決定的機會,因為他有一個打算,他要在西部成立帝國第一家保險公司。
是保險公司,不是門農這樣以官方性質推行的地方性政策,這里面有非常大的區別。
杜林要做的是商業化的保險,會和每一個投保人簽訂一份非常厚的協議,并且在里面羅列出很多種不需要支付保險金的條款。無論最后保險公司是否支付了條款,對于西部整體的影響都不會很大,因為這是一種商業行為,最多人們會咒罵保險公司幾句,或者咒罵他們的保險經紀人幾句,接著默默的接受現實。
門農之所以注定會失敗,并不是說他的三保政策不好,他也沒有完全的異想天開。他只是錯誤的用政治行為來代替了商業行為去推動三保政策,政策之所以是政策,是在政策誕生的時候就有政府為這些政策背書,不存在任何意外,不存在分歧爭執,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沒有反悔或者商量的余地。任何違背了政策最初內容的行為,都可以看做是政策的失敗以及官方的無恥,造成的影響力可能會波及到整個帝國。
這不是商業行為,這是政治丑聞,是官方詐騙平民的政治丑聞。
所以門農注定會失敗,就算他撐了一年,也撐不了兩年、三年,除非他能由始至終的堅持自己推動的政策,做到百分之百的賠付,那么他一樣堅持不了多久,因為他會破產。
不過門農也算做了一件好事,因為在他的推動下西部人民已經接受了“保險”這項特別的服務,現在把保險從政策轉變為商業服務,也有足夠的基本盤,說起來杜林還應該感謝一下門農才是。
杜林這邊的消息反饋到了指揮部之后指揮部的總指揮也是一臉蛋疼的表情,總指揮只是一名中校,就算他想要抵抗一下托馬斯都做不到,兩人差的太遠了。接著消息又反饋到了西部軍區,軍區駐守的少將齜牙咧嘴一陣之后,給了一個非命令性質的意見,只要杜林他們不亂來,就隨他們去吧!
杜林算是暫時解脫了,可是門農反而越陷越深,因為杜林可以置身事外,他的那部分問題就變成了門農的問題,現在的問題在于門農是不是有干掉馬修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