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笑著點了點頭,“利益?不,不,閣下您可能還不了解,有些東西比那些花花綠綠的東西更值得我們去擁有,比如說信仰!我來這里是為了見一見本地這些愿意集資建立同鄉會的同胞,順帶著和瓦修鎮談了一筆生意,我要在這里開一片農場,需要本地農夫的幫助,離開了本地人農場自然也不可能存在,這就是我來這里的目的。”
這個目的到說得通,而且杜林沒有掩飾同鄉會這個玩意,讓副主席閣下更加相信杜林是“無辜”的。
同鄉會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個麻煩的東西,如果說它是一個宗教信仰組織,的確不能說不對,因為所有同鄉會里都會有諸神雕像,會有史詩彩繪玻璃。都了周末也會有信徒聚集在同鄉會的教堂里禱告諸神請求賜福,或者懺悔什么的,這的確是一個宗教信仰組織。
最關鍵的是不犯法,在早期帝國對于這些戰敗民族的態度是徹底的毀滅他們所有的東西,包括了過去可能存在過的輝煌和自信,還有就是文化和信仰。縱觀整個世界的文明史,除了東方文明大家都不了解之外,在西方文明史中,人類的戰爭往往是因為信仰不同造成的。
有人信仰水神,覺得水滋養了萬物,水是生命之源。
有人信仰火神,認為火為人類帶來的安全的環境,以及啟發了人類的文明。
他們的信仰其實都是對的,這可以說是一種對自然的解讀,但是問題就出在信仰水神的人和信仰火神的人第一次見面的那一刻。
“水神最偉大,而且水能夠滅火,從天外掉落的火球落入海中都會被熄滅,所以水神一定是最強的。”
“放屁,火神最偉大,哪怕是狂暴的暴風雨都無法熄滅火山口里的熔巖,火神最偉大!”
“有種放學你別走!”
“誰走誰就不是火神的子孫!”
于是,以信仰為基礎和目的的戰爭出現了,大家打的不可開交,以至于到最后可能都忘記了他們為什么要開戰。
想要讓這些戰敗民族忘記他們的過去,全身心的融入到帝國這個大家庭來,那么文化信仰的統一就是必然的結果,當然這里面也有教會的功勞就是了。隨著新時代的出現,信仰自由也成為了執政黨對社會的尊重,放開了的枷鎖讓各種信仰文化進入了一個泛濫期。杜林搞一個同鄉會也不算什么大事情,只是他的規模稍微有一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