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主張投降的人,他肯定不會死,而且說不定連牢都不用坐,因為他不是首領,他又解決了可能出現的傷亡問題,他對帝國陸軍是有功勞的,他們需要保證他的利益。
只是,有些事情芬里爾想的太理所當然了,在他的國家他所見到的戰爭可能已經落后于帝國二十年到三十年的程度。這不是開玩笑,對于一些物資匱乏、連年征戰沒有精力和財力發展科技的國家,他們的工業水平甚至還停留在帝國五十年前,最落后的一些地方連冷兵器都沒有退出戰爭舞臺,可想而知帝國的軍備水平有多么的可怕。
當山谷中的潰散變成了一定程度的抵抗之后,負責指揮這場戰斗的上校先生臉上頓時出現了一些羞惱,他身邊站著安委會的人,還有內閣的特派員,本來應該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屠殺,結果突然間變成了有來有往的流氓打架,這絕對不是他所希望的。在和平時代中能夠獲得戰功的機會少之又少,而軍人這個特殊的職業者想要獲得升遷最依仗的也就是戰功。
他這次能夠指揮這樣一場戰斗,是從好幾名同軍銜的對手手中搶過來的,這也將成為他邁過那道門檻成為帝國將軍閣下的重要勛章。但是他現在感覺到這枚勛章可能要離自己遠去了,他能夠想象得到一旦報紙開始大肆報道帝國陸軍對付一群老幼婦孺和奴隸還會造成己方大量的傷亡,很快軍部就會派出調查組來調查他在這場戰斗中指揮。
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讓武裝到牙齒的士兵面對一群剛剛被放出來的奴隸都造成嚴重的傷亡,是敵人的火力太強嗎?
不是!
是敵人太狡猾嗎?
不是!
那就一定是指揮官很愚蠢了。
對!
就是這樣,然后自己這輩子都別指望能夠在肩膀上點綴一顆星星,這輩子甚至是死了以后,都會成為一個笑話,成為某本教材里用于作反面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