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無比的帝國被一個二流小國家給侵略了,這成為了帝國人無法洗涮的恥辱,而且社會提倡大復仇主義,現在機會來了,總有些人會鬧起來。帝國內已經舉行了很多次游行,特別是一些老兵,穿著洗的發白的軍裝,戴著軍功章站在各地市政廳外,舉行退伍軍人大集會,要求內閣和聯邦開戰,他們愿意為此在第一時間趕赴前線,將過去的仇恨釋放出來。
淡淡的憂傷讓杜林沒有了繼續談下去的心思,他送別了外交官后關上了門,真踏馬的操蛋!
“我得做點什么!”,在拋去了那些煩惱之后,他開始考慮如何在這場戰爭中獲得更多的優勢,人們愿意發動戰爭,倡議復仇主義,這是一種大的趨勢,他不會違背這種趨勢,那么就要順應潮流。考慮了一會之后,他拿起電話剛準備撥出去,但很快又放下了。既然要做,那就把事情做到人盡皆知的地步,不然體現不出自己的價值。
隨后幾天杜林加快了自己在北大陸的“旅游進程”,隨著他每到一個國家,就會宣傳一下當年聯邦不宣而戰入侵帝國時的野蠻與殘忍,還讓人弄了一些老照片和采訪筆錄,租了一個展廳用于展覽。當然這些照片其實都是假的,二十多年前的照相機還沒有那么清楚,而且當時除了極少數畫面被保存下來之外,很多都已經被銷毀或者自然的損毀了。一邊舉辦這樣的展覽,杜林一邊大肆花錢,收購大量的物資用于援助帝國陸軍和海軍。
馬格斯知道這個消息后搖了搖頭沒說話,反正這個小東西只要看見了好處,肯定不會放過。
本來這次聯邦金融海嘯的內幕就已經被曝光出來,杜林的個人形象在帝國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他收買了大量的報社用來自我吹捧,把自己吹捧成為用“經濟戰爭”打贏了聯邦的帝國英雄。很多民間團體組織都在聲援杜林,連沉寂的教會都站出來,非要給杜林頒發一枚紫星榮耀勛章,用來表彰他對帝國的貢獻。
現在他又在用“自己的錢”來援助帝**方,帶動了社會中的捐款風氣,特別是同鄉會,公開的到處募捐并且擺放固定捐款箱,上面還寫著什么“哪怕只捐一塊錢,也將成為奪走敵人生命的子彈”類似具有煽動性的標語。可偏偏大家都很吃這一套,加上這些人還在宣傳杜林的過去和現在,一個飽滿的自強不息實現了帝國夢的年輕人栩栩如生,這簡直就是一個滾蛋,借助這次機會給自己打廣告。
效果……還是不錯的,每天都有大量的捐款通過同鄉會以及其他民間組織匯入國防部的賬戶中,看著這些錢,很多人都已經知道了答案,戰爭一定會爆發的。
原因其實很簡單,如果內閣不傾向于戰爭,他們就不會接受這些民間的戰爭捐款,那除了找罵之外沒有一丁點的好處。只有內閣希望戰爭,并且決定要打一場,他們才會心安理得的把捐款收下來。
當然,這只是好的一方面,任何事情總有正反兩面,有人愿意開戰,也有人不愿意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