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斗毆從爆發到結束只持續了三四分鐘,主持人已經絕望的捂著臉不知道該怎么辦了,杜林卻站在那看著倒在地上的兩個政客,吐了一口唾沫。
他捏著自己的領帶拉了拉,又整理了一下因為劇烈活動變得凌亂的衣服,眼神格外銳利的看向鏡頭,口出狂言,“瞧見了吧?這就是一群說也不能說,打有不能打的所謂的政客,仍由他們來領導統治這個國家,我覺得世界最后都會被他們的謊言所占滿。”
“他們根本不懂,不知道人們需要什么,也做不到這一切。但是我可以,我能夠帶著你們繼續贏下去,就像過去那樣,就像現在這樣!”
他對著主持人點了一下頭,一腳踢在某個擋路的混蛋身上,然后離開了現場。
這個節目沒有經過任何編輯剪切的出現在觀眾們的面前,比起北方傳統勢力較強的地區,給予了杜林“缺少教養和風度”這樣不疼不癢的評價之外,南方人則表示他們希望能夠更多的看見杜林出現在電視中,甚至有些人認為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戲碼,只是杜林想要博取更多的眼球和關注。
這種說法在南方城市還有一定的市場,畢竟在大家的印象里,政客都是那種陰沉沉的幕后黑手,像杜林這么激進,在鏡頭面前毆打其他官員的政客根本就不可能存在,這絕對是一場作秀。
最出人意料的就是西部淳樸的居民了,對于杜林說到一半就動拳頭他們都很感興趣,覺得杜林有一股子純正的西部風格,能動武的時候盡量不要嗶嗶,真男人就應該用拳頭讓別人尊敬!唯一可惜的是杜林沒有帶槍去,不然就更具有西部的特色了。
一場節目再次把杜林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但并非都是負面的影響,好的一面其實更多一點。
在節目中杜林所說的那些改變,包括了更多納稅、更多工作崗位、更良好的社會治安等等都被記者們扒皮扒了出來,他們把歷史數據和杜林在那些城市生活時期的數據放在一起比較,就有了非常直觀的差異化。
只要杜林人在,地方上的各項指標都在不斷的提高,他明明是一名幫派首領,是一個有組織犯罪集團的頭目(盡管他從來都沒有承認過,也沒有任何證據能夠指控這一點),可是他卻從來都沒有為難過普通人,對社會的貢獻居然比那些資本家都要巨大。
這些數據一出來,整個社會都出現了短時間的失語,喪失了說話的能力。無論是后期的特耐爾城,還是伊利安、奧迪斯市以及現在的西部,在杜林出現在這些地方之后都會有非常明顯的變化,一切都在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
這部由讓人感覺到一種滑稽,荒誕的感覺,也隱隱的感受到了某種來自杜林的決心,還有力量!
一些社會學家把這種變化稱作為“杜林社會效應”,當然在體現出“杜林社會效應”之前產生的一些社會問題諸如治安變差之類的,則是一種平衡,一種丑陋轉為美麗,混亂轉向穩定的前奏、陣痛,是必須要經歷的過程。
不割掉腐肉,如何讓傷口長出新組織乃至于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