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者們如何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憲章賦予他們的權力,但是杜林正在肆意的踐踏憲章帶給人們的基本權力,他通過一層層手段讓人們無法再去選擇這個職業,從事這些工作。
這是不人道的,是殘忍的,是違背了帝國精神和違背帝國憲章的犯罪行為!
這種論調在西部之外的地方非常有市場,總有一些每天自己帶著袋子去搶購專門用于救濟貧困家庭低價菜的主婦們,始終相信真相就掌握在自己手里,對于那些活躍的社會活動家所揭露的社會黑暗的真相,報以百分之百的信任,并且還會自發的宣傳出去。
這些家庭主婦們大多數沒有太高的文化,家庭條件也相對的貧窮,她們沒有任何的政治立場,唯一追求的就是在真相方面的永不落后,以及“只有我才能夠痛苦的了解社會的黑暗和壓迫”這樣的情懷。
加上那些只要錢給到位,他們甚至愿意和一只驢子發生親密接觸的社會活動家,想要制造社會輿論的浪潮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至少,杜林曾經就這么弄過,十幾萬塊花出去,社會輿論一邊倒,所有的真相都淹沒在虛假中,假話說的太多,那些真正掌握著真相的人都會懷疑,自己得到的消息是不是假的,自己是不是被騙了。
對于外界的議論和抨擊杜林并不是很關心,如今舊黨剛剛上臺執政,這是三十年未有的巨大成功,在這樣一個巨大的充滿了某些勝利論調的環境中,總會有一些人產生一種奇怪的想法。
曾經有一位貴族在自己的領地內閑逛時看見了一位農婦帶著兩個孩子農作,他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然后離開。
他兩個手下當天晚上就把農婦綁架起來扒光了送到了貴族的床上,他們覺得貴族點頭是說這個農婦不錯,搖頭是感慨她已經嫁人了。
為了滿足主導者的**,他們主動的討好主導者,并且會主動承擔罵名。
這是因為比起封閉社會下賤民和平民無關緊要的罵聲,顯然權力者能夠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好處。
但是他們并不知道,貴族點頭是在感慨自己的采邑內人民生活的不錯,不僅可以養活自己,還能夠健康的養活兩個孩子。
他搖頭,這是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好,還可以做的更好,讓自己采邑內的人民更加的幸福。
這兩個手下,就是典型的投機者,如果他們猜對了領主的心思,可能會一躍成為權貴階級,但是如果他們猜錯了,他們的下場就會很慘。
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但是車胎上的紋路并不會那么快就被磨損掉,總有人覺得前人很蠢,但是抱有這些想法的人,往往更蠢——他們總是在重復自己認為很蠢,卻覺得這是很高明的事情。
對杜林的抹黑和抨擊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第一是那些歡欣鼓舞認為舊黨才是帝國中流砥柱的既得利益投機者,他們迫不及待的想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擴大自己的受益。
另外一批人,則是以鮑沃斯為首的新黨平民派,在他們眼里,杜林這個叛徒已經倒向了貴族派,那么他們理所當然的要讓杜林感受到“投機失敗”帶來的慘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