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個笑話,在封建時代中,一位貴族帶著自己的士兵參與了一場戰爭,他的任務是夜襲地方的一個據點。
當天夜里,他讓士兵們收拾整齊,趕赴戰斗地點,在離據點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他吩咐自己身邊的騎士,“不要舉火把!”
稍微有一點常識的人都很清楚,在夜里舉火把襲擊一個據點就不是夜襲,所以這條指令是沒有錯的。
只不過這位騎士并非本地人,而是來自其他的地方,稍微有一點口音,他把領主的交代傳達給了后面的騎士。
“不要摸我!”
這就是后面騎士聽到的指令,雖然覺得很奇怪,但也許這是領軍貴族的戰術,加上他自己的一些理解,然后繼續向后傳話,“松散陣型!”
最終這場夜襲成為了這場戰爭中的一個笑話,漫長的松散的陣型就不說了,隊伍的最后面還舉著火把,幾乎是告訴據點內的敵軍,快來打我啊。
謠言之所以可怕并不是謠言誕生時的內容和目的,而是在一次次主觀臆測下增添的想法和內容,也許最初的謠言只是想要抹黑某個人,但最后有可能因為這個謠言,發動了一場滅國之戰!
安比盧奧州的謠言傳出來之后很快就遭遇了各種版本的修飾加工,以至于半個月后謠言已經面目全非,變成了“商會的人認為杜林先生沒辦法管理好安比盧奧州,所以他們計劃了一些惡毒的陰謀來抹黑杜林先生,然后讓他狼狽的滾蛋。”
“你可能不知道,他們都快要成功了,沒看見這段時間杜林先生已經不見了蹤影嗎?如果不是他躲了起來,就是被害了!”
當這些謠言不斷的發酵最終傳入總商會經理的耳朵里時,他在梳洗室里洗了一把臉,然后揪著自己的頭發看著鏡子里的自己,慎重的拷問自己。
我什么時候做了這些事?
我為什么要做這些事?
我怎么能夠做出這些事?
當然,他絕對想不通這一點,也沒有時間去考慮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謠言,以及為什么謠言傳播的速度有那么快,幾乎整個安比盧奧州人人都知道了。
就連他的兒子回家后都和他發火,并且不和他說話——孩子在學校莫名其妙的被孤立,當他明白自己失去了那些朋友的原因是因為他的父親做了錯誤的事情后,委屈變成憤怒后轉嫁到了經理的身上。
不僅如此,商總會也打電話來質問他,“我不明白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傳言傳到帝都來,但不管如何,我需要你盡快解決這些謠言,并且按撫杜林先生的情緒。”
“如果杜林先生對此提出了一些看法……,你可以找個鄉下地方給自己放一個長假,直到你進入墳墓的那天。”
經理剛準備解釋一下其實自己也是才知道這些事時,電話另外一邊直接狠狠的掛掉了電話,這讓經理非常的受傷。
來自商總會輪值議員的電話口氣非常的惡劣,不過他也有發火的理由,盡管商會和央行兩大集團的實力在帝國內部已經不可動搖,但是不管是商會的高層,還是帝國央行的高層,都在竭力的避免與官方產生矛盾分歧,甚至是爆發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