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說話,杜林也不強求,只要他們能把自己的話聽進去就行了,“父親的年紀越來越大,有些工作你們要主動的替他做完,如果哪天刮大風了,你們也要早點起來……”
“刮大風”一直都是克斯瑪家族的一個傳統。
在鄉下,農田往往都是連成一片,有些地方用田埂來界定田地的歸屬,但有些地方則用界石這樣的東西。
簡單一點來說這是很古老的法子,石頭左邊是你家的,石頭左邊是我家的,只要石頭足夠沉重,就沒有太大的問題。
紫苜蓿鎮外的農田,使用的也是界石界定的方法,這里沒有什么田埂,有時候反而說不清楚,但有了參照物就相對簡單了許多。
所以每次起風時,克斯瑪先生都會偷偷的把界石往旁邊挪一點,一尺,或者一尺半。
日積月累之下,克斯瑪家族在紫苜蓿鎮也擁有了一大片土地。
為了界石到底有沒有移動的問題克斯瑪家族和鎮子上其他家庭打了很多次,如果打贏了,那界石肯定沒有移動過。
如果打輸了……,那也是起風的原因。
杜林在樓上一直叮囑兩人要多幫克斯瑪先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避免克斯瑪先生再去承擔沉重的農活,加上大一點的孩子們都不在身邊,他也該稍微休息休息了。
最后,杜林留給了他們一人一張銀行憑證,還有一些現金,差不多有五千塊。
在鄉下,人們對地位的敏感程度并不高,就算是警長都有可能會被打,但是他們對于金錢的敏感程度遠遠的超過了一切。
誰家有錢,誰家就不能招惹。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規矩,杜林并不打算打破紫苜蓿鎮的規則,他也不需要去打破。
五千塊的現金加上他時不時給兩個賬戶內打錢,足夠讓兩個弟弟在紫苜蓿鎮上撐起克斯馬家族的聲望和地位。
又休息了一天,杜林就離開了紫苜蓿鎮,他的時間不多,下午就要坐上返回安比盧奧州的列車,早上走的很早。
在走之前,他還要去下城區那邊看看,這也是他每次回到特耐爾必須要做的事情。
那些家庭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杜林的身邊,讓他們把生死置之度外,其中有一些人已經為杜林獻出了生命。
這些人用自己的死亡和鮮血捍衛了杜林所擁有的一切,甚至是他的生命,他們的精神早已與杜林融為一體,與瓜爾特人整體融為了一體。
他又責任,也有義務照顧好這些家庭。
就像他以前說的那樣,每一個犧牲者的家人都是他的家人,這一點絕對不會改變,這也是特耐爾城的瓜爾特人始終堅定的站在杜林這邊的原因,他們信任杜林,愛戴杜林,發自內心的擁護著他。
走之前的到訪讓整條街都熱鬧了起來,每個人都熱情的帶著發自內心的笑容和杜林打招呼。
杜林也沒有因為自己是一名州長了,就端起架子,他也熱情的回應這些人,和他們親切的交談,以及握手。
從看著這些人的穿著,他們的精神面貌上的變化,杜林稍稍松了一口氣,至少他曾經許諾要改變這些人的生活,并不只是一個想法。
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