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即使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但依然聯系了狄爾希娜,希望可以在西部礦藏資源的開采問題上,與她達成一些合作方面的協議。
對于這些人的邀請,狄爾希娜根本就沒有想過要拒絕,她只是計劃了一個目標,這些人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和她洽談合作,她甚至都沒有在任何的書面文件上簽字,或者在口頭承諾過所有的合作者一定能夠得到礦藏資源的開采權,大多數都是模棱兩可,介于可以與不可以之間的用語。
可就算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投機者,包括了東部財團聯合狄爾希娜成立了一家安比盧奧州礦業公司,其中狄爾希娜以“礦藏資源開采許可證”作為非資金投資,獲取了百分之六十五的股份,并且擁有了公司的管理權。
其他那些財團、投機者則出資四千萬占據了剩下的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不擁有公司的管理權,只享受礦藏資源變現后的利潤。
事情走到這一步的時候狄爾希娜冷靜下來之后開始覺得有些棘手起來,在此之前她想要拉下水的只有東部財團,畢竟這群家伙目前的經營出現了問題,同時他們也沒有什么深厚的背景。
原計劃是借助東部財團目前內部的困境,讓他們快速通過和自己的合作,可是誰都沒有想到會引來這么多的大鱷。
在幻想著計劃通的狂熱褪去之后,事情就有些麻煩了,在這些新增加的投機者和投資者中不乏具有背景的人物,甚至是貴族。
一旦她的原計劃泄露出去,就會引來真正的大麻煩。
更讓她沒有想到的是東部財團在公司股權分配書拿到手之后,立刻把原來的計劃書和股權抵押給了帝國中央銀行,從帝國中央銀行手里拿到了一筆數目未知的巨額貸款。
一轉手之間東部財團反而和這個安比盧奧州礦業公司沒有太大的關系了——如果貸款人主動放棄質押權,就會進行最終的結算,要知道在絕大多數時價值一百塊錢的東西只能從銀行貸到六十塊錢。
在銀行看來這筆貸款是值得的,或許短期內收益不高,但是強在穩定持久,在數年后到十來年的時間,就可以回本,然后開始源源不斷的產生巨大的利潤。
這筆買賣不虧,主持這筆交易的銀行經理、總經理以及分行行長還被總行點名表揚,明后年還有望升一升。
莫名其妙的權利人變化讓狄爾希娜有些吃不住勁,更吃不住勁的是那些混在股東中的大資本家和財團開始侵吞其他人的股權,最終形成了一個讓人感覺可怕的局面。
狄爾希娜的合伙人從亂七八糟的投機投資者快速的變成了她也不愿意得罪的勢力——帝國央行,具有貴族背景的北方財團,以及新興的南方財團。
并且這些人已經向她提出了持續注資的想法,希望能夠進一步稀釋狄爾希娜手中的占比,以獲取更多的權力,以及利潤的分紅。
本來的計劃只是想要抓一窩老鼠,結果抓到了一窩獅子,此時狄爾希娜的頭皮都開始發麻。
她也隱隱的意識到一個問題,現在的局面極有可能是東部財團所制造的。
他們利用了手中所有的優勢資源和各種條件,營造了一個特殊的氛圍,然后快速把手中的東西變現,以應對海外拓展的資金需求。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東部財團的做法沒有任何的問題,組建新公司通過少量的分紅來獲取公司發展的資金本身就存在一些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