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考慮六大制片公司在圈子里的地位,一直也都在敷衍。
她很好奇,杜林到底是做了什么,以至于讓六大制片公司恨不得把整個帝國都翻過來找到杜林。
杜林笑了笑,岔開了話題。
六大制片公司想要降低杜林在有線電視點播費用中的分成比例,打算采取和院線相同的方式來進行分成,以放棄下映后的影片微薄利潤,來換取上映期影片更多的分成。
這種商業化的要求無可厚非,商業經營的目的就是為了謀求更多的利益,他們的訴求是合理合法的。
但他們用了錯誤的方式,于是杜林也和他們玩了一場公對公,現在讓六大制片公司面臨著巨大的虧損。
只要有人點播一次可以在影庫中找到的電影,他們就要面對大約五十分到六十分不等的各項服務費用支出,上映期電影還能盈利之外,下映后的電影足以讓他們賠的要脫褲子。
在杜林的要求下,一些已經下映的影片輪番著打折點播,本來要四十九分的影片,現在有線電視補貼四十分,只要九分就能夠點播一次。
這微不足道的費用對于中產階級來說根本都不能算是一筆開支,同時中產階級忙碌的工作會讓他們錯過很多電影,等有時間時又不一定想看。
正好打折點播活動給予了他們繼續觀影的動力,反正約等于不要錢,不看白不看。
每周超過十五萬次的點播需要六大制片支付至少八萬到了十萬塊的服務費用和線路使用費用,每個月就是四十萬到五十萬的虧損。
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五個多月,他們的虧損已經接近了三百萬,還是那種純虧損。
要是公司規模小一點的,面臨如此巨大的虧損早就倒閉了,好在六大制片公司實力雄厚頂了下來,想要和杜林談一談尋求解決的方案。
最初他們中也有人提出取消和有線電視方面的合作,但最后這個計劃流產了。
有線電視方面的點播太有優勢了,中產階級的點播成為了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已經占據了六大制片公司收入中的百分之四十多,并且還在不斷的提升,這里特指上映期的影片。
既然不能結束合作關系,又受制于沉重的各類費用,六大公司的公關團隊唯一能夠想出的辦法,就是盡快聯系到杜林,然后承認自己的錯誤,并且重新簽訂分成合同。
杜林倒不是在躲著他們,只是這段時間是真的忙。
等忙完了這段時間,再去討論新的合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