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帝國的“耀武揚威”,除了讓這些來自小國的統治者或代表心生敬畏之外,也有一個意外的收獲,那就是軍售。
購買先進的戰爭武器未必就是為了要應對戰爭,或者主動爆發戰爭,很大程度上其實都是為了嚇唬周圍那些不安分的鄰居。
戰爭并不是簡單的事情,只有在訴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才有可能爆發戰爭,并且在這之前要能夠確定戰爭帶來的紅利,足以填補戰爭期間的損失。
越是科技發達的文明,對待戰爭的態度也就越是小心,這倒不是和什么人道主義關懷有關系,純粹是因為打仗太踏馬的浪費錢了。
戰爭的前線每推進一米,都意味著數萬數十萬的資金浪費在這一米的土地上,有些國家到現在都打不起現代化的戰爭,就是因為窮。
現代化的戰爭和古代的冷兵器戰爭不一樣,冷兵器時代打的是人口,是再生資源,現代戰爭打的就是錢。
在帝國入侵聯邦的戰爭中,只是推進了兩道防線,短短兩個月的戰爭,帝國前后分作五次劃出了超過一億七千萬的戰爭撥款。
前后投入了二十萬名士兵,僅僅是這些士兵的薪水每個月就要消耗掉三千多萬,更別提在這過程中消耗掉的彈藥,以及一些戰爭機械的養護和損壞。
好在最后這筆錢還算是回收回來并大賺了一筆,如果不是奇襲圣洛都的計劃獲得了空前的成功,順利的打劫了聯邦的銀行,說不定即使打贏戰爭,最終也會面臨著巨大的虧損。
這就像南北戰爭中聯邦的先鋒軍團陷入了奧迪斯包圍圈里之后,聯邦被迫不得不坐在了談判席的邊上。
戰爭消耗了聯邦巨大的財力物力的情況下,如果還要面臨數量巨大的撫恤金等各種款項,以及組建新的軍團把打過的戰斗再打一遍的耗費,就算聯邦硬挺下去,最終說不定也要主動撤軍。
那么如何有效的預防戰爭突然間爆發呢?
實力上的對抗,如果兩個國家的軍事力量維持在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下,戰爭就很難爆發,因為打不起來,最終只能謀求通過外交方式來解決,俗稱扯皮。
這些軍售并不會引發其他地區的戰爭,但是會引發其他地區的軍備競賽,這對帝國來說其實也是一件好事,至少當某一天全世界都在使用帝國制式的武器作戰時,誰要是敢不服帝國的裁決,斷掉他們的補給就足以讓他們焦頭爛額。
下午的參觀給諸多參與者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帝國的強大再也不只是表面上的一句話,而是確確實實的真理。
那一臺臺猙獰可怖足有十數米高甚至更高的戰爭機器讓這些人膽寒,即使某些人心中藏著一些其他的心思,此時也都打消了。
這注定不會是一個平靜的夜晚,電話和電報頻道幾乎都被占用,一段段電波攜帶著各種各樣的信息穿越了空間的距離,在中轉幾次之后又變得沉寂。
帝國大道上的機構也都通宵達旦的忙碌著,一些軍工企業的代表團正乘坐著前往帝都的火車,帝國海軍本部外的戰艦編隊正在緩緩駛離港口,前往離帝都最近的軍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