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奧菲莉雅和阿麗莎之間并沒有發生任何形式的戰斗行為,杜林只是開了一個玩笑,同時緩和了彼此之間的氣氛。
打一架,說起來好像真的是那么回事,其實怎么可能會打架,反倒是因為杜林的這句看似極為混蛋的話,讓兩個女孩找到了一些本來不應該存在的默契。
氣氛一緩和,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簡單起來。
人在情緒激烈的時候不要勸,勸是沒有用的,越勸越容易走極端。
就像剛才這個情況,杜林能勸么,勸個蛋蛋,一勸就要出事!
勸奧菲莉雅,奧菲莉雅就會覺得杜林還在關心阿麗莎,情愿自己這個明媒正娶的妻子受委屈,也不愿意讓阿麗莎吃了虧。
如果奧菲莉雅心態平和也不是那種容易生氣的人,她不會當場發作,但這件事可能會記一輩子,甚至在某些時候成為要命的導火索。
如果勸阿麗莎,顯然也不合適,這個女孩為杜林生了兩個孩子,沒名沒分的,這個時候還要勸她也就太欺負人,也許連奧菲莉雅都會看不順眼,杜林自己更不屑去做。
所以這個時候不能勸,勸了就是在火上澆油,反倒是提議讓他們打一架很好的化解了兩個女孩之間隱隱有些針鋒相對的態勢,他是一個狡猾的人。
有了杜林這么一嘴,奧菲莉雅也冷靜了下來,她發現阿麗莎并沒有表現出咄咄逼人的態度,這讓她有些羞愧,為自己剛才魯莽的行為羞愧。
無論如何,阿麗莎和杜林的過去是既定事實,是不可更改的歷史,不管誰怎樣去粉飾這段過去,它們也都是存在的。
阿麗莎,以及兩個孩子,他們不會因為她或者其他人的說法就改變什么,那么做除了讓自己看起來更愚蠢之外不會有人覺得這是聰明人做的事情。
真正的聰明人,會去接受這一切,然后平靜的對待。
再者說阿麗莎也好,兩個孩子也罷,他們其實更像是杜林的“前妻”和“前妻的孩子”。
這么一想的話,一些讓人煩躁的東西瞬間就消失了,沒錯,前妻和前妻的孩子們,那只是過去,不是現在,更不可能是未來,既然如此還需要擔憂什么,還需要苦惱什么?
通過為難自己讓自己生氣來懲罰自己嗎?
她可沒有這么蠢。
她露出了些許笑容并站了起來,“可能克斯瑪夫人需要幫助,我對烹飪有一些心得,也許有我能夠幫得上忙的地方……”,她微微點頭致意,“我先失陪一下,親愛的……”,她說著看向了阿麗莎,“阿麗莎!”
不等阿麗莎回答她很快就離開了,其實她自己也明白廚房里根本不需要她這樣只會放糖和蜂蜜的廚子,可那里絕對比這里要舒服,她也需要整理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心態。
客廳里就剩杜林和阿麗莎兩個人,阿麗莎有些懶怠的沒有正形的靠在鋪墊了棉花的藤子編織的沙發上。
這句話有一點拗口,拗口的是對沙發的描述,事實上這并不是一個沙發,而是用青藤在新鮮的時候編織在模具上,經過刷油和陰干后成型的類似沙發框架一樣的“長椅”。
它有跟寬闊的靠背以及更寬的坐面,然后鋪上布和一部分的棉花,這讓這把巨大的藤椅變成了一個布藝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