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學子驚奇的發現,自己看過他,甚至有的還和方槿說過幾句話,特別是之前去的有些晚的考生。
當時,方槿坐在門口,卸下一身嚴肅冷峻的將軍狀態,有人還認為這人只是“看門的”。
其實算不上錯,畢竟方槿被皇帝要求去那里的理由就是維持秩序。
現在,方槿站在這里,也是被要求來的,不過不是之前的理由,而是幫忙看看這群學子有多少能耐。
這和讓習武之人吟詩作畫沒什么區別。
不過君命不能違抗,方槿自愿由不自愿的來了。
高進眼睛有些發愣,一旁的于慶自然是最直接體會到的,因為這時,高進連動都沒動一下。
于慶一看,也大概知道了怎么回事。
比起于慶想象中的大漢形象,方槿如果穿上一身青衫的話,估計有的人會認為這其實是和他們一樣的來考學子。
白凈的臉龐,稍稍有些秀氣的五官,卻一身剛強氣息,他像是一把入鞘的劍,只看表面,可能會贊嘆劍鞘的精美絕倫,甚至還會因此放松警惕,然而此劍一旦出鞘,森冷的寒芒就會立刻綻出,那種光,是單看都會讓眼睛刺痛之感。
如果你有膽子去觸碰的話,絕對只會傷到自己。
當然,如果碰劍的人是劍的主人,或者懂劍之人,那么結局也有可能是另一副樣子。
但是又有誰能夠肯定地說,他就是這把劍的主人。
老皇帝軒轅轍就是因為不敢說,所以,才想毀掉這個隨時可能傷了他的劍。
于慶最先注意到的,就是方槿的外貌,確實,這是一副即使冷峻起來依舊惹眼的相貌,無論如何,都讓人忽視不了。
但是緊接著,于慶就發現了比相貌更加珍貴的存在。
一種軍人的氣質。
冷峻不是全部,重要的是來自軍人內心的堅韌。
他站在那里就是一個風標,即使他未做一個動作,即使他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話,他只要站在那里,就抵得上全部。
他忽然能夠明白,高進為什么把他當做榜樣。
如果你擁有一個機會,可以向這樣的一個人學習,那么你愿意放棄這個機會。
于慶覺得,他,不愿意。
人生區區百年,哪里有那樣的機會可以任由你得到。
高進其實很想和這人學習一下的。
高進確實從一進門,眼睛就沒有從方槿身上離開過,除了覺得毫無之前聰睿過人的勁頭外,甚至,還有些詭異的可怖。
方槿對別人的目光也是十分敏感的,只是悄悄順著視線看過去,是一個陌生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