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帝派顧瑾軒帶領并對趕往臨城,一方面是支援,另一方面自是要解決臨城戰事!
這一路上,顧瑾軒已經收了幾封邊關急信,信中言明,臨城戰事急迫,糧草短缺,希望支援大軍盡快趕往。
好在他們一路疾行,待雨停后,他們便能盡快趕到。
路上,阿喜見到顧瑾軒拿著一張地圖寫寫畫畫,她知道顧瑾軒是在分析戰局,是以也沒有詢問過。
顧瑾軒嗯了聲,溫聲說道:“臨城戰事有些奇怪。”
“奇怪?”阿喜仰頭望著顧瑾軒,皺眉問。
顧瑾軒點頭,他接到臨城戰事急報,因秦牧身受重傷,是以這段時日,一直是秦牧身邊副將帶兵同大周人周旋。
因臨城城門緊閉,大周人幾次攻陷不得,便以火藥味攻。
虧得臨城因為前些年那場戰事,城墻修筑極為堅硬,即便大周人以火藥攻擊,還算能抵擋一時,但每一次抵擋火藥攻擊時的兵士,當晚都會渾身劇痛,有的士兵直接昏迷不醒。
阿喜聞言,面色更沉:“大周人在火藥中做了手腳?”
火藥不止大周有,大梁國同樣有,只不過比起大周的火藥炮筒,他們的炮筒威力不足,便呈現敗勢。
若火藥果真做了手腳,那臨城危矣!
但這正是奇怪之處,臨城有軍醫和帶回,卻無法診出昏迷的兵士身中何毒。
阿喜同樣面色沉沉。
“不過娘子不必太擔心。”顧承溫聲道:“此次,我們帶了御醫和軍醫,去了總有辦法。”
如今也只能如此。
三日后,阿喜等人趕到臨城。
來迎顧瑾軒的是秦牧身邊一名副將,名為崔成。
崔成是識得顧瑾軒的,亦知道顧瑾軒是秦牧的恩人,是以來接顧瑾軒時,十分恭敬。
向顧瑾軒行禮后,便迎著眾人進入臨城內。
阿喜和昭云郡主等人進入臨城,就發現這臨城街道極為荒涼,幾乎沒有幾個人在街上,即便路過有幾家開著門的人家,百姓看到他們,亦是滿面慌亂的將門掩上。
看上去,倒像是極外外人。
崔成解釋道:“顧大人,兩位郡主還請恕罪,臨城百姓多方遭難,如今大周人圍攻不退,連日攻城,百姓們日日深陷恐慌,是以才會如此。”
阿喜和昭云郡主怎會怪罪?他們看到那些百姓面上的恐慌之色,心底只覺沉甸甸的。
大梁國十三州,即便有幾座州城貧窮,但同臨城比起來,又算得了什么?
臨城百姓常年居住在邊關一代,經常經歷戰亂,更被說十多年前,臨城百姓近乎全城被屠盡!
即便過了這么多年,臨城仍舊沒有恢復,如今大周再次攻陷,臨城百姓如此恐慌也在情理。
很快到了臨城一座府邸,這是臨城知州為他們安排的地方,至于臨城知州為何沒來,那是因為知州同那些因火藥而昏迷的比兵士一樣,病倒了。
崔成帶人進入府邸后,期間路上說了臨城戰事。
顧瑾軒這一路上其實已經了解差不多,最后,他轉眼望著崔成問道:“秦牧將軍在何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