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盛夏,就連吹的風都是熱的。
但天氣再熱,也比不過人們購物的熱情。
“買單的排隊、排隊,一個個來啊!”
服裝店足足裝了三四把吊扇,可店里人擠人,依舊熱的厲害,客人們倒不在乎,只彭靖容又高興,又是痛苦,恨不得自己也有千手觀音的本事才好,收錢都收不過來。
滌棉材質的夏裝一上架,鮮麗的顏色,輕薄透氣的材質,比其他服裝低一半的價格,都深深吸引著消費者,如今店里掛著的衣服,有三分之二是滌棉材質的。
正如趙芳兒所料,擷芳園這邊才上市一個星期,各個供銷社也都上架了滌棉夏衣,而且每件的價格,比擷芳園的還要低一塊錢。
但從店里依舊絡繹不絕的客流量來看,這對擷芳園的聲音并無影響,無他,但款式好看也。
而滌棉布的問世,根本問題是讓人民群眾都有足夠的衣服穿,本身定價就不高,擷芳園也是走的薄利多銷的路子。
至于原來計劃好要上架的其他夏衣?趙芳兒只讓留下一小部分供應國內市場,大部分都銷往外海,正好交付春季貿易會上的訂單。
郭嘉雷厲風行,只半個月功夫,鋪貨全國。
一時間,c國各地都上演著購衣狂潮,不僅如此,郭嘉還從擷芳園批發一部分服裝,也就是說除了在擷芳園門店,供銷社也能買到正品。
而且,擷芳園的鋪貨力度跟郭嘉比起來,那是水滴跟大海的區別,大到省市,小到鄉鎮,從人民群眾,到工人領導,穿的皆是‘擷芳園’。
擷芳園服裝,真正成了人民心中的國服,賺錢如流水,傾盆而至。
又因為趙芳兒注冊了專利和商標,后有郭嘉背書,這次,就是羨慕嫉妒的人再多,也沒有仿造的膽子,趙芳兒真正將‘擷芳園’三個字,做到了炙手可熱,聞名天下!
一個才二十出頭的年輕女同志,竟能將事業做到這個地步,足叫所有人驚艷,而她帶來的社會影響力,也是不可估量的。
如此積極向上,正能量的好同志,被京洲市報盯上,也不足為奇。
“老板,張記者到了,已經安排在會議室里。”
張桐心里倒緊張又興奮的不行,可偏頭一看,自己老板依舊淡然如常,冷靜自持,心里越發敬佩,果然老板永遠是她老板,光這份淡定,就夠她學一輩子的。
趙芳兒倒沒注意助理的動態,低頭看了看自己,很好,穿的是制衣廠即將上市的最新款,十分好看,相信等京洲市報這期報紙印出來,擷芳園連廣告費都省了。
“別讓客人久等,走吧。”
被記者采訪,這是第二次,猶記得第一次,還是在當初高考成績出來的時候,時間一晃,竟已三年過去。
“趙老板,您好。”
張記者是個三十多歲的女同志,剪著一頭短發,化了淡妝,很美,也鋒芒畢露。
“您的大名,我聞名已久,終于有這個機會,得見真人,可是我的榮幸。”
張記者眨了眨眼,毫不吝嗇自己的夸贊,“您比我想象中,還要年輕美麗。”
趙芳兒沒錯過對方眼里的驚訝,事實上,很多人知道自己就是那個‘趙老板’時,第一反應都是驚訝,可她自己知道,經商天才的確有,但真正的天才是阿沅。
而她,占的不過更多經驗以及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便利罷了。
不足為外人道也。
記者,都是筆桿子成精,話說的再好聽,趙芳兒都只謙虛應對,一笑而過,只等對方現出原形。
你來我往,不過幾個回合,張記者就已感到了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