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廣益的結果是大家都不吭氣,亮如白晝的機庫,四周那些不停巡邏的精銳士兵,懸浮不動冒著藍光的超大甲殼蟲,視線幾乎沒有死角。
沒有人敢提議開槍,兩支小隊的戰士們倒是想武裝滲透,直接一路碾壓過去,可想想魏無涯說過的話,地下地上幾棟建筑里的敵人不下一千五,槍聲一響的結果,大概被碾壓的是山貓偵查小隊。
既然大家都不吭聲,趙士林只能等著魏無涯回傳通風管道的結構圖。
魏無涯和呂小濤溜進散熱塔,這地方隱蔽,又容易觀察四周。
網球一樣的探測器在通風管道里飛速前進,從地下一層到地下二層,再經過二層電梯通道來到機庫。隨著畫面不斷生成,魏無涯已經對這條線路不報什么希望,雖然能通過,但想要不發出聲音,耗時絕對極長。
外面的戰友們也在看著生成的立體圖像,從空氣過濾器大型風扇口進入,經過空氣交換室,第一段垂直
管道就有十幾米高,再進入第二空氣交換室,經過兩個轉速緩慢的大型風扇之后,又是一條十幾米長的垂直管道,稍不留神就會發出聲響。幾百米長的平行管道七彎八拐,除了不下十個防小動物誤入的u型彎,通道里還有無數感應器,都得一一破解令其失效。
通道最窄的地方也有一米,最寬的主通道達到了兩米,主管道呈正方形,主要承擔上下層連通,這種直上直下的特殊形態,除了利用繩索以外,只能以平行于地面的姿勢,手腳撐著管道兩面內壁移動。
大家不約而同的在心底計算,二層升降機附近的管道,設計的很狹窄,支線管道中焊接了四層鋼板隔斷,每一層都只有二十厘米厚,根本沒有可能從這種厚度的夾層爬過去。如果直接從地下二層的通風檢修口出來,最近的距離離升降機也有五十米,而且這些檢修口離地高度足有二十五米,顯然這條路行不通。
不銹鋼的管道光滑如鏡,地下二層到機庫頂部,需要堅持懸空向上移動近七十米,而途中不能發出響動,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前提下,在沒有攜帶吸盤裝
備的條件下,誰能保證手腳不流汗打滑再說耗時越長,體力也很難保證。就算爬上去了,如何從機庫的通風口出來,避開機庫內升降機附近的重重守衛這條路,同樣行不通。
既然這一段難以攀爬,從機庫下去難上加難,而從地下二層走簡直和找死差不多,趙士林把眼光放到了別的地方。
“魏無涯,把電梯井的圖像調出來。”
“電梯井的通風系統是獨立體系,和這個通風系統一樣,幾棟建筑之間互不干擾,不過我給你出個主意,倒是有滲透的辦法,入虎穴得虎子。”
“明白了,哪一層容易下手”
“地下三層。”魏無涯想都不想便回答。
“那你有沒有把握”
“我先看看再說。”
魏無涯說看看再說,趙士林不再多說什么,論身手論戰術水平,魏無涯絕對不比戰隊里的任何人差,甚至還強一籌。論破解那些監控器,也只有魏無涯有把
握,如果他都持謹慎態度,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