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歲的單車殺青之后,王曉帥帶著劇組的剪輯師,還在忙碌著做后期剪輯工作。
搞文藝片的,終究不是港島那群快槍手導演,雖然拍的很快,但是剪的一般都很慢。
王曉帥就打算花幾個月的時間來做十七歲的單車后期剪輯,而且還打算帶著攝像師在京城胡同巷子里到處逛逛,拍一些沒有演員的鏡頭往電影里剪。
別問,問就是意識流,是拍攝技法,是有寓意的鏡頭語言
這些事情都不用吳淵去操心了,他自己本身也不缺乏剪片子的經驗,而且王曉帥的電影理念并不適合他,所以吳淵也沒有去湊這個熱鬧,回歸了自己的生活。
拍了這十多天的戲,時間也來到了六月底,七月初,學校也臨近放假了。
眾所周知,不管是什么高校,期末總是一個比較關鍵的時候,吳淵也不好再老是翹課溜號跑出去搞自己的盜版事業了。
他老老實實的在學校里進行著期末的各種考試、實踐課程。
只是,在經歷了十七歲的單車劇組歷練這一遭后,吳淵的心思被撩撥開了。
“嘿,淵兒,這個暑假你有啥安排不”一張大手拍向了吳淵的肩膀。
吳淵的同班同學尚炳和一屁股坐到了他旁邊,嘻嘻哈哈的說道“橫店那邊有一個劇組招暑假工,去給他們做攝影助理,兩個月給四千塊錢”
“他娘的,現在做電視劇的是真有錢啊,那些演員演一集就能拿千塊”
尚炳和臉上充滿了嫉妒的情緒。
在導演系的學生們眼里,電視劇那就是一個無聊的時候打發時間的玩意,真正稱得上藝術的還得是電影
可是現在電視劇行業發展的可比電影行業強多了。
九十年代內地影視業蓬勃發展,又引入了日劇、tvb,第一批電視劇迷已經被培養出來了,內地的電視劇市場也打開了。
港臺甚至新加坡的影視集團們,也對內地這塊蛋糕蠢蠢欲動,跑來開了不少合資劇。
比如那部兩個地方衛視和新加坡電視集團合作制作的東游記
雖然是中新兩國合作,但是男主角是寶島一線大明星,咆哮帝馬景韜,剩下的所有角色幾乎都被新加坡演員包攬了,內地演員只能跑個龍套。
這種用內地的錢,養新加坡、港臺地區制作班底的行為,在這個年頭屢見不鮮
不過內地電視劇行業如此開放后,也確實帶來了很多好處。
不但刺激了內地電視劇市場,而且也學到了港臺新三地的電視劇制作水準
后來制作了武林外史穿越時空的愛戀蕭十一郎水月洞天等優秀電視劇的周易影視,就是借著這股風成長起來的,甚至向港臺新發起反攻了
21世紀開始的頭幾年,對內地電視劇行業來說,就是一片大藍海
光是2000年一年,就有十多部純內地班底的電視劇立項
港臺北上拍的電視劇,人家有自己的班底,確實不缺人,但是內地的電視劇劇組是真缺人啊
這不,北影導演系的高材生,都被挖去打暑假工了。
兩個月四千塊,只是干個攝影助理,這工資水平對一屆學生來說,確實是高薪了,人家劇組賣的就是“北電”這張牌子的面
心里懷揣著藝術夢想的尚炳和,也不得不為這體面的報酬而彎腰,甚至想要拉吳淵一起掙這份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