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果斷選擇壯士割腕的滬影集團
程爾的電影第三個人,在今年6月份就上映了。
這是一部懸疑驚悚片,算是程爾在文藝片之外的劇情片領域進行的新嘗試。
最早在2003年10月的時候,這部電影就通過京城數字印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報電影局并獲得了拍攝許可證。
只是因為一直湊不齊拍攝經費,直到參加了光影時代的青年導演扶持計劃,程爾才將這部電影拍攝了出來。
沒想到,這部電影居然被抄襲了。
而且被抄襲的電影反而先一步上映了。
寄生人這部電影在今年4月的時候就上映了,由英皇主投,張佳輝、范小胖領銜主演。
只是這部電影的票房成績很一般,一點水花都沒掀起來,基本沒啥人關注。
沒想到這部電影里居然大量抄襲了第三個人的劇本,這可太荒誕了。
這隊伍太難帶了
滬影的副總氣的氣都有些喘不上來了,拉了拉脖頸的領帶,憤憤的喘著粗氣。
“既然掌握足夠多的證據,那侵權的人自然會受到應有的懲罰。”
最近還算風平浪靜的娛樂圈,在光影時代丟下了一枚小炸彈后,立馬掀起了一陣波浪。
掛斷電話,吳淵長嘆了一口氣。
“該急的應該是對方才對”
滬影的副總用力的敲了下桌子,語氣森冷,幾近咬牙切齒的說道“切割”
“不管之后會不會鬧到對簿公堂,我們必須要先爭取輿論上峰,畢竟寄生人比第三個人上映的早,觀眾肯定更相信我們才是清白的”
“抄襲還是多達17處相似,幾乎是照著劇本抄”
這個公關方案,如果放在正常的情況下,其實是挺合理的。
滬影作為目前內地僅次于中影的大型國有影視傳媒集團,要說他們看著吳淵和中影如膠似漆的合作,沒有想法那是騙人的。
所以他憋了半年,等到了第三個人上映的時候才爆出這一事件。
閑著也是閑著,吳淵收拾了一下東西,便出門打算去公司一趟,看看情況。
“出了這檔子事情,吳導對我們滬影的印象已經嚴重下降了,你還打算再倒打一耙”
“十個他綁在一起,有一個吳導重要嗎”
“我拍這么多年的戲了,這樣幾乎全部照抄的行為還是第一次遇到。”
“好啊,我們滬影居然能出這么大一個丑聞”
雖然現在內地的資本對“大片熱”已經有些降溫了,但像吳淵這種擁有國際市場的大導演,他手頭的大片項目依舊是一塊大家搶著要的好餅。
在劇本創作之初,程爾就為主人公的走向傷透了腦筋。
“公司已經在組織律師團準備上訴了,輿論方面也會造勢支持。”
第三個人的導演程爾,還有主演高媛媛、徐光頭、鄢潑三人都一臉的郁悶。
徐征非常義憤填膺,現在的他并沒有后來那么圓滑,也比較憤慨。
“這樣的代價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