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跟我說,希望我回來拍一個華語片,重新打開華語電影市場。”
“所以我回來了,帶來了這部赤壁。”
“赤壁很特別,和其他所有的戰爭片都不一樣,我還加入了現代的情感來看歷史。”
“我希望戲里面無論是周瑜,小喬,諸葛亮都年輕,我希望多保留一些傳統的美,但又有現代的氣質,我希望觀眾,年輕人看了后有一種代入感。”
“代入進意氣風發的周瑜和諸葛亮,獨立美麗的小喬視角中,去看待那個風云激蕩的特殊時代。”
“周潤髪為什么沒演”
“他要五百萬美元,還提了一百多個條件,我給不出這筆錢,就這么簡單。”
這次采訪,吳白鴿回應了很多,而且在采訪中也大談自己喜歡華夏文化,欣賞華夏文化,說什么一直都夢想著拍一部純粹的中華文化風格的電影。
想要做一部能夠表現出華夏人的智慧,華夏人的人格,華夏人的文化,華夏的精神的電影。
恰飯嘛,不寒磣。
這種話也就只能騙騙現在接受信息還比較少的內地觀眾了。
吳白鴿要真喜歡華夏文化,想要做體現華夏文化的電影,那他就不會在96年成功進入好來塢后,再也不拍華語片了,直到在好來塢混不下去了,才想起了“華夏文化”這桿旗幟。
再說了,他以前在港島拍電影的時候,也不記得華夏有大好河山,電影里也沒體現什么華夏精神和中華風格啊。
英雄本色也好,縱橫四海也罷,都是典型的港島槍戰片啊
只能說吳白鴿為了吃內地這碗飯,也只能舔著臉說些不要臉皮的話了。
嘿,現在的華夏觀眾還就好這口,極度缺乏民族自信心的當代華夏人,確實很需要一些夸贊、推崇華夏文化的言論,特別是從這種“海歸”嘴里說出來的,那就更讓人爽歪歪了。
就像是八月天里吃了一口冰鎮西瓜一樣,從頭爽到腳
不知道多少觀眾和網友,在看到了這個專訪報道后,就下定了決心,要進電影院看一看這部赤壁,欣賞一下國際大導演鏡頭下的華夏古典世界,大好河山。
你讓他們花錢去進電影院看一部國內普通導演拍的電影,那他們是絕對不愿意的,覺得虧得慌。
可如果你讓他們花錢去看一部“海歸大導”拍的華語片,那就很值得了,畢竟這可是在海外鍍金過的導演呢。
當然,在這次專訪中,吳白鴿也提到了另一位同樣在海外鍍金了的導演。
“另一位吳導”
“我知道他,很年輕,電影也拍得很不錯,在好來塢也很出名。”
“他拍的加勒比海盜是很厲害的奇幻大片,我也看過的。”
“這次他敢嘗試科幻題材,真的非常有勇氣,好來塢很多大導演都不敢拍科幻片的。”
“競爭我想我們之間應該沒有競爭吧。”
“地心引力是一部科幻電影,赤壁是古裝戰爭片,而且上映時間又隔了半個月,根本談不上競爭。”
“我祝福他,希望他的電影也能取得好成績。”
瞧瞧,這話說得多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