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投名狀上映的首周末四天,就拿下了9800萬的票房,超過之前滿城盡帶黃金甲創下的最好成績9600萬首周票房,但這個成績依舊沒達到制片方的預期。
首周末不到一個億,這說明最終這部電影的內地票房最多也就2億左右了,離著成本的3億都還有一段距離,更別提賺錢了。
陳可新再次用一部匯聚了三位港島巨星的電影,證明了國產華語大片,光是靠堆砌大牌巨星,是不可能賺到錢的。
無數一直在關注內地電影行業的圈內、圈外人們,都將目光聚集在了馬上就要接著投名狀上映的集結號上。
吳淵的畫皮雖然沒有港臺巨星,可至少也有陳昆和周訊。
倆人一個是當時內地最紅的青年男演員,一個是三金影后,集結號的張涵宇和鄧朝可不能與之相提并論。
集結號沒有用任何一位港臺大牌巨星,制作成本全花在了電影拍攝上,是國內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無巨星加盟的大片
這部電影能不能成功,將會直接影響到接下來各大制片方的電影制作方式。
到底是將錢花在請巨星上,還是花在電影制作上,就看集結號能不能用票房證明自己了。
馮曉剛的一篇通稿一出,立馬轉移了大眾和媒體們的視線。
比起還有大半年才會正式開始的二吳相爭,目前正在上演的投名狀vs集結號才是真正就在眼前的大餐。
就連吳淵,也在拍攝之余,抽空關心起了集結號的上映。
12月20號,集結號于全國大規模上映。
當天,吳淵也給劇組放了半天的假,在京城光影時代影城包了一個放映廳,請大家一起看了這部電影。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集結號是一部中韓合作的電影。
不但這部電影的制片方有一家韓國公司,而且還請了很多韓方的工作人員。
像集結號的韓方執行制片人,就是曾經做過韓國電影太極旗飄揚監制的李治允。
電影的特效團隊、爆破團隊,也都是來自韓方。
太極旗飄揚是韓國史上最賣座的戰爭片,一共動員了1175萬觀影人次,賣了將近六千萬美元的票房。
正因為有這位太極旗飄揚監制的加盟,第一次拍攝這種大型現代戰爭片的馮曉剛,才將集結號拍出了高水準。
不得不承認,現在的韓國戰爭電影發展的確實要比內地更加成熟,也更加有經驗,內地是屬于學習的那一方。
畢竟港臺巴掌大的地方,也沒有拍戰爭大片的經驗來借鑒。
當天,在和劇組全員看完了集結號后,上到吳淵,下到劇組普通劇務,都對這部電影贊不絕口。
作為一部現代戰爭片,集結號絕對是稱得上優秀的。
同樣是第一次拍戰爭片,同樣是跟著外國優秀同行合作和學習,馮曉剛的集結號,優秀程度比吳白鴿的風語者可強太多了。
兩者之間差了不知道多少個陳可新
“這部電影的票房,肯定會超過投名狀的”看完電影的李雪建,揉著通紅的眼眶感慨道。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