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這些電影,日本影迷更喜歡看一些本土的小清新電影,或者動漫電影
現在換成華夏的科幻片,在日本就不會遇到水土不服了嗎
不可能的
東寶對地心引力的票房預估,也就是三四十億日元,而對赤壁的票房預估,是至少五十億日元以上。
就地心引力這小身板,躲著赤壁都來不及,還非要撞上去和它同期上映
這不是非要搞個兩敗俱傷不可嘛
東寶覺得光影時代瘋了,并且毫不掩飾的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了光影時代。
另一頭,在國內的吳淵,在得知東寶的反對后,也很能理解他們的想法。
吳淵當然知道地心引力在日本的票房不會很好。
原版在全世界廣受好評的地心引力,在日本也不過取得三十多億日元的票房。
吳淵版的就算有他個人在日本的名氣加持,頂天也就能多個十億票房,想要像你的名字那樣取得一百多億票房是不可能的。
有舍就有得,單單只是轉換一個國籍,很多事情就會變的面目全非了。
既然他的地心引力本就是華夏特供版本,那就不要指望能夠在非華夏的國家取得什么輝煌成績,更不可能像原版那樣,全球拿下七億美元的票房。
目前地心引力的海外版權,已經賣的七七八八了。
歐洲全部加起來,賣了三千多萬美元的買斷價。
亞洲這邊,除了日、韓、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五國會和當地發行商做分賬發行,其他的東南亞小國和南亞、中亞地區,加起來也賣了一千多萬美元的買斷。
再加上北美、南美、大洋洲、北非等地區的兩千萬美元。
地心引力的海外發行權,一共賣了六千萬美元,差不多剛好能收回2億人民幣的凈利潤。
從一開始,吳淵就沒打算做地心引力的全球發行。
現在是2008年,地心引力也不是一部白人面孔的電影。
這也就是吳淵本人在國際上的名氣夠大,海外發行商們看在吳淵國際大導的面子上,這幾十個國家加起來,才能賣出這個價格。
不然一部華語電影,想要在國際上吃得開,根本是不現實的一件事。
流浪地球都做不到
這不是一個國際大導能有的影響力,除非哪天華夏成了世界老大,華語電影才有可能像好來塢那樣,席卷全球大部分國家。
吳淵只留了日本、韓國、美國這三個主要市場,打算做分賬發行。
美國那邊是想試一試增加華語片在北美的影響力,那里畢竟是好來塢的大本營,不說發起反攻,但華語片也必須發出自己的聲音。
而日韓市場,那就真的是純給赤壁添堵罷了。
吳淵壓根就不指望能靠地心引力在日韓市場賺什么錢,他只想要用這部電影狙擊赤壁的日韓上映。
就是要和赤壁同期同天上映,就是要和你搶蛋糕。
地心引力多一分票房,那赤壁就會少一分。
哪怕這樣做是會兩敗俱傷,那吳淵也敗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