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的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了,而且還成功進行了太空行走”
“華夏成為了全球第三個完成太空行走的國家,走到了中俄的身后”
“華夏的航空航天力量,已經不容小覷了啊,下一步他們就該嘗試太空對接技術了吧,月球的探索也要納入計劃之中了吧。”
“自從國際空間站項目完成后,我們已經好久沒有再進行什么太空探索計劃了。”
“上一次登月還是1972年,已經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正在舊金山家中的巴吉坐在電腦前,不斷的瀏覽者群聊里的聊天記錄。
自從前兩天大洋彼岸的華夏成功發射神州七號后,他所在的這個宇宙學愛好者的群里,群友們聊天的話題,就離不開華夏的航空航天事業了。
不得不說,華夏最近十年的進步是真的太快了。
1999年11月21日,在21世紀來臨前的最后一個月,華夏才成功發射了神州一號,這只是一艘無人試驗飛船。
而八年后,華夏已經成功從無人試驗到載人航天再到太空行走。
雖然這個速度沒有美國的五年快,但當時可是美蘇爭霸時期,是不計一切成本的用金錢換來的時間。
華夏可沒有在航空航天領域投入非常多的資金,甚至連gd的1都沒有,就用八年時間完成了這一壯舉。
巴吉和他的同好們,都在不斷感嘆,華夏發展真的太快了。
五年前,大家對華夏的印象,還停留在“gczy”計劃經濟下的落后社會,根本沒想過他們會在航空航天領域有建樹。
可這一轉眼,人家就已經腳踏大地,仰望天空了。
當世界人口第一的大國,將他們的視線從腳下的黃土地轉移到天空時,爆發出來的能量實在是太大了。
“日本、歐洲、韓國這些國家喊了幾十年要搞太空探索的口號,結果到現在連試驗飛船都沒發射過。”
“華夏說干就干,這才幾年就完成了從試驗到太空行走,根據華夏航天局公布的計劃,他們還要在2010年進行太空對接,為以后建立空間站進行準備”
“如果順利的話,他們的第一個試驗空間站在2011年就會發射了。”
“這一切都太快了”
群里還在熱聊著,巴吉看著這些消息,也時不時的附和幾句。
華夏的“天宮”空間站計劃,早就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華夏航天局早就披露了這個計劃,甚至半年后的2009年春節聯歡晚會上,還會有模型亮相。
也是因為華夏本身的航空航天技術發展的如此迅猛,才讓地心引力這部電影沒那么“玄乎”,讓影迷相信電影里的故事發生在華夏,并不希奇。
這就像美國人拍各種硬科幻電影,全球觀眾都不覺得電影里那科技先進,都能和外星人戰斗的美國大兵出戲。
因為人家就真的是目前地表科技最強的國家,什么高科技出現在美國電影里都不奇怪。
你要是換成印度、韓國之類的國家拍這種電影,你看國際觀眾們能接受不
隨著華夏航空航天力量的飛速增長,地心引力的出現倒也不會讓人嘲笑華夏人異想天開。
人家是真的有現實里的空間站計劃啊,而且也就這一兩年內要上天了。
“哎,你們這么一說,我更想看地心引力了。”巴吉在群里如此說道。
說完,他還將一個網頁鏈接發到了群里。
這是一些懂得中文的美國人或者華裔,從中文互聯網上摘抄轉發來的一些地心引力的影評。
不只是華夏人愛天天轉發翻譯一些外網報道和新聞,作為互聯網發源地的美國,同樣也有很多人在關注他國的熱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