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iax,吳淵其實已經有在用這個技術了。
星際穿越這部電影,就是用的70毫米的iax攝像機拍攝出來的,并且也是用的卡梅隆的拍攝方法。
3d虛擬影象擷取攝影系統。
這玩意,就是詹姆斯卡梅隆和文斯佩斯vceace共同開發出來的。
這種系統使用兩臺索尼hdcf950hd攝像機來創造出具有立體實感的環境。
簡單的說,就是通過兩臺攝影機一起拍攝,通過為鏡頭搭配不同濾鏡,在被攝方進入鏡頭時剔除原圖像的不同部分,就像人的左右眼,不同視角,反饋給大腦,形成三維視角,更加具有立體感。
這個技術本身,其實并不復雜,重要的是想出這個創意的人,很厲害。
這就是為什么說卡梅隆在世界電影史的地位無法撼動的原因。
從卡梅隆2003年第一次將這種系統運用到iax電影深淵幽靈開始,往后數十年來,絕大部分3d電影也都是采用這種方法拍攝的,甚至包括搞各種3d視頻,3d演唱會錄制等等,都是學的卡梅隆。
他為攝影領域開拓了一條新的道路。
吳淵自己摸索著,學著卡梅隆也搞了這種3d拍攝的方法,但他也還是對卡梅隆與文斯佩斯親自改造出來的拍攝設備感興趣,想要租來試一試。
不說別的,光是阿凡達同款,就足夠讓吳淵好奇了,并且還能為電影增加一些噱頭呢。
當然,他們這種在拍攝時就是用3d系統拍攝的電影,和接下來一兩年里大量涌現的2d轉3d的電影,觀影效果是不一樣的。
所謂的2d轉3d,就是拍攝的時候還是用一臺攝像機拍,后期制作時再將畫面分成兩邊,通過后期制作的方式來2d轉3d,這樣做出來的3d電影效果會比較粗糙。
后世3d技術最火熱的時候,很多全程無特效的愛情電影,都能搞出3d版本觀眾選擇。
畢竟3d的票更貴,賺的更多,不賺白不賺啊
可以預見,在阿凡達全球爆紅,創造出了一個新的票房奇跡后,接下來一兩年內,北美會涌現出大量2d轉3d的電影,哪怕只是為了這個噱頭,打出“3d電影”的旗號,就能蹭到不少票房
而在這些2d轉3d的電影中,星際穿越這種原生3diax版本的電影,那絕對是會一枝獨秀的
阿凡達開拓出來的3diax市場,最大受益者將會是星際穿越
哦,還有盜夢空間
“我現在已經在期待星際穿越的上映了。”吳淵嘴角含笑的和劉一菲說道“卡梅隆導演這開創了先河后,估計北美一年能新建出幾百個iax巨幕影廳,這都便宜了我們了。”
阿凡達的票房爆歸爆,但大多還是2d版本或者普通3d版本的票房,真正的3diax巨幕影廳,哪怕是在北美,數量也很少,才剛開始興起而已。
北美近5億的票房里,只有不到五千萬的票房是3diax的,也就占據了總票房的十分之一
這對阿凡達來說,也算是一大遺憾了。
所以后來這部電影還會在各國重映,就是為了讓觀眾在3diax影廳數量夠多的時候,進電影院看看這部電影的完全版。
現在阿凡達在北美,3diax的電影票可以說是一票難求,根本買不到,甚至有黃牛翻倍的賣,也依舊被第一時間搶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