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全國上下都緊繃著一根弦,心情壓抑的時候,能夠有這么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無疑是一件大喜事。
雖然用“沖喜”這個詞可能有些夸張和過分了,但確實今年奧斯卡在華夏的關注度要比去年高多了,就是因為大家希望能在這種灰心的日子里獲得一些喜悅的消息。是的,對華夏影迷,不,對華夏人來說,能夠看到一位華夏導演在奧斯卡上捧起最佳導演獎杯,這就是一個能夠讓全國上下都喜悅的消息。
還是那句話,國情不同。
華夏是一個充滿了集體主義氣氛的國家。
吳淵的獲獎也不是他一個人獲獎,而是代表了整個國家的電影水準!
早年間,能有個華夏導演拍的電影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那都是個無比牛逼的事情了。
雖然這些年大家對奧斯卡的濾鏡漸漸已經消失了,甚至因為國力、軟實力的上升,大家對奧斯卡、好來塢的心態,也從以前的高高在上,到現在覺得也就那樣了。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確實是從來都沒有一位華夏大陸的導演拿到過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導演獎。
雖然有一位李桉,但李桉終究不是出身大陸的導演,更不是個混華夏電影圈的,大眾對他的印象大多是好來塢導演。
因為沒有多少人看過他早年在寶島拍的那些華語片,哪怕其中也有入圍金馬、柏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作品。
吳淵就不一樣了,北電出身根正苗紅的華夏導演,而且在華夏拍了很多膾炙人口的電影,要口碑有口碑,要票房有票房。
哪怕他也在好來塢闖蕩過,但提起他大家的第一印象還是認為他是個華夏導演,而不是一個在好來塢混跡的華夏導演。
哪怕是在亞洲范圍內,大部分東亞國家的影迷,也都認為吳淵是個華夏導演,而不把他劃分為好來塢導演。
早年,他拍《加勒比海盜》的時候,確實日韓的影迷都是當他是好來塢導演,認識他都是從好來塢電影開始的。
但最近十年左右,吳淵在亞洲熱映的電影都是華語片,新一代的年輕人對他的印象早已經從早年的《加勒比海盜》變成了《地心引力》《火星救援》《頭號玩家》這些電影作品了。
亞洲各國也將吳淵視為了亞洲電影人的驕傲,而不是把他當成一個好來塢亞裔導演看待。
畢竟,亞洲電影圈苦好來塢久矣,大家都希望亞洲能多出幾個在國際上牛逼的導演。
而吳淵就是完美的模板。
嗯,還有目前同樣憑借《寄生蟲》殺入奧斯卡決賽圈的奉俊昊。
“快訊——我國著名導演吳淵獲得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大陸第一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的導演,華夏導演第一人!”
“吳淵導演閃耀奧斯卡,李小龍助力吳淵捧起小金人!”
“李小龍與吳淵跨越時空的強強聯手,華夏傳奇演員與導演合力斬獲奧斯卡!”
在這個奧斯卡還沒被《無依之地》搞臭的時候,吳淵拿獎的消息還是很轟動的,國內的社交平臺也樂于宣傳這件事。
就在他剛登上頒獎臺拿獎,還沒來得及說出獲獎感言的時候,他拿下最佳導演的新聞就已經迅速在國內互聯網刷屏了,各大app都第一時間彈窗推送。
而他在奧斯卡舞臺上捧起小金人的照片,更是不約而同的成為了所有新聞視頻、文章的封面圖片!
不止如此。
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菲律賓這些吳淵的影響力基本盤,同樣在瘋狂刷屏這一消息。
華夏電影第一人的皇冠,已然為他戴上!
哪怕是張一謀,在這一刻都無法與他爭鋒!
整個亞洲,都在討論吳淵!(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