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江哈哈大笑。
“好有志氣”
“不愧是我徐江的兒子”
“等你造出國產大飛機,我必須買一架,名字就叫白金瀚”
說罷,徐江拿起杯子和徐雷輕輕一碰。
買一架噴氣式客機,取名叫白金瀚
徐江你這是要裝逼上天嗎
不過大企業和大富豪,購買公務機方便出行和宣傳,并不算什么稀罕事。
像已經落網的葉景天父子倆,不就讓他們的臨江順安礦業集團,買了一架直升機嗎
還在白金瀚升級裝修后,重新開業當天,相當威風霸氣的直接降落在會所門口公路上。
這一舉動,自然是氣場炸裂、逼格拉滿。
不過
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穿越前所在的那個世界。
2006年就開始立項,一年后正式啟動國產大飛機項目。
成立商飛公司,招募大量人才,展開需求調研、市場研究、技術規劃。
2014年正式啟動研制工作,三年后通過技術審核開始樣機試制。
2015年首架試飛機下線,并于2017年成功首飛。
再然后,便是密集的試驗和驗證試飛,以及適航取證。
徐雷本以為2023年就能坐上國產大飛。
只可惜
狂飆上映后,都刷了兩遍。
直到穿越來到這個世界,歷時多年、耗費無數的國產大飛機,也沒能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為了不至于在這個世界,還要經歷同樣的遺憾。
徐雷借助去年給總務院撰寫報告、分析講解的時機。
便提出龍國一定要抓住全球貿易一體化,西方發達國家轉移中低端產業的有利時機。
趕在西方發達國家,進入周期性的經濟衰退期之前,趁著他們還沒讓制造業回流,限制高端制造業發展。
加大在高等教育、基礎設施、高新技術產業扶持等各方面的投入,爭取盡快成為一個成為科技與工業強國。
因而徐雷提出,不僅要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作為高端制造業最前沿的航空航天也要奮力發展。
尤其是隨著經濟發展,民用航空對大飛機的需求量,會與日俱增。
龍國至少需要數千架大飛機,才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
再加上國防建設的需要,大飛機可用于改成預警機、加油機
至于研制什么樣的大飛機
徐雷也向高層明確指出,未來全球民航領域,并不會像一些所謂的航空專家推斷的,客流量往大型樞紐機場和航線集中。
商業航空的發展模式,不可能以超大城市為中心,再輻射向周邊中小城市,進而并不需要超大容量、超遠航線的超大型客機。
像裝備四臺大型渦扇發動機,采用雙層客艙結構,一次性就能運載數百人的a380大型噴氣式客機,就完全沒必要研制。
這種超大型客機,不僅研制費用高,運營維護成本也高,而且還需要4f級飛行跑道才能起降,多個登機廊橋才能方便旅客進出。
所以這種對機場太過于挑剔,又需要龐大客流量才能穩定運營的超大型噴氣式客機,就完全沒必要研制。
龍國最需要,也是應該優先研制的,是類屬于空客a320、波音737,載客160人左右,飛行航程5000公里左右的雙發中程窄體客機。
這樣的客機基本就能滿足國內,最頻繁的中長途民航飛行任務,距離較近的周邊國際航線也能執飛。
而且設計之時,務必考慮好通用性和擴展性。
比如可以很方便的進行客改貨,讓航空公司可以根據自身任務需要,快速將客機改為貨機,滿足日益增長的航空貨運需求。
另外擴展性則是可以升級換裝尺寸更大、推力更大的新發動機,可以適當延長機體,從而降低綜合油耗,增加運載量和飛行航程。
也就是說。
徐雷已經在會議上,向高層明確指出了,要先研制a320那樣的雙發中程窄體客機,后續再研發類屬于a330的雙發遠程寬體客機。
這可是穿越前的那個世界,眾多專家花費了很長時間,經過反復研究論證后才得出的結論。
直接照搬他們的結論和設計思路,可以幫助這個世界的龍國,發展民用航空工業少走彎路、節約時間。
而對于徐雷的建議,高層也是非常認可。
要想不受制于人
要想在高端制造業站穩腳跟,實現國強民富
大飛機,再苦再難也要造。
要不然就得花高價從國外購買,買回來后,維護保養還得當冤大頭。
十億件襯衫,才能換回一架噴氣式客機的慘狀,還會一次次上演。
不過這些話,徐雷并不打算和徐江說。
說了他也不懂,懂了也沒用。
只要高層已經意識到了機會千載難逢,并開始積極進行相應調整就好。
吃飽喝足,徐雷便準備好好睡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