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時候,他們的紡織、食品、飲料、軍火等就開始保持每年15%以上的恐怖增長率,直到七十年代石油危機爆發。
當西方發達國家,紛紛陷入高失業、高通脹的滯脹泥潭之時,龍灣的外貿經濟自然也深受影響,可他們卻并沒有驚慌失措。
一系列的高速公路、大型機場、電氣化鐵路、石油冶煉基地、核能發電廠等等重大工程,在西方的技術轉移與支持下紛紛上馬。
相當于原本輕工業就有優勢,后來又補齊了重工業的短板。
這樣一來,他們在八十年代,自然就有了經濟騰飛的基礎。
以至于看似只有兩千多萬人口。
卻發展出了很不錯的半導體生產、電子產品制造、精密機械設備、石油化工與纖維紡織、醫療器械與生物制藥等中高端制造業。
當米利深陷伊蘭克戰爭泥潭,其重要戰略盟友伊色列,也遭到了南北夾擊,為龍國帶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
在徐雷的強烈建議下,龍國成功抓住了這次機遇。
殘缺的龍國,都已經勢頭相當迅猛。
而完整的龍國,那自然是有點強得可怕了。
因為很多產業,都是優勢互補的。
就像芯片產業鏈中,龍芯集團產能有限,只能集中生產高端芯片。
而龍積電雖然不會研制和設計芯片,但在芯片代加工中,卻是全球最專業的。
有了龍積電的加入,不僅中低端的芯片,一下就有巨大的產能,而且還速度快、產量大、成本低。
這樣一來。
在研發方面,他們已經遙遙領先了兩代,還在日夜不停的集中攻關。
在制造方面,他們高中低不同檔次的芯片,都有著極為恐怖的產能。
在市場方面,他們已經取得了相當龐大的市場份額,源源不斷的賺取利潤,用于技術研發和擴大生產。
龍國的芯片產業鏈,已經徹底完整,并且走上了不斷向前發展的良性循環,自然而然,天下無敵。
誰想趕超?
先算一算,能每年拿出幾百上千億米元,不怕虧本的狠狠砸錢嗎?
能集中上幾十萬不同專業和領域的人才,廢寢忘食的瘋狂科研嗎?
既然沒這個實力和魄力,那就別妄想再追趕反超了。
如今就連米利的眾多科技企業,都是直接從龍國購買芯片。
有的干脆更加更省事,直接定制各種處理器、電子元器件,都焊接封裝好的集成電路板。
運回國內后,再稍微添加一些零部件、外殼和軟件之類的,就快速生產出了各種產品銷往市場。
像米利的蘋果、匯普,南寒的叁星……
在這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這些國際知名企業,如今都是這么干的。
與其辛辛苦苦的研發制造芯片處理器,還不如直接從龍國買。
亦或者把設計好的芯片,交給龍國這邊代加工。
質量可靠,還又快又省,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
以芯片為代表的,龍國電子信息產業,迅猛崛起、世界領先。
古純壽夫其實羨慕嫉妒之余,并沒有多么的惋惜痛恨。
原因很簡單。
龍國出了徐雷這么一個,百年難有的曠世奇才。
這家伙在電子信息產業方面,確實有著匪夷所思的超前眼光。
在他的指導下,本就有舉國體制優勢的龍國,卯足了勁兒砸錢砸人才。
這要是都不能砸出個世界第一,那豈不是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