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漸暗。
一輛黑色大氣的華龍轎車,駛離國賓館。
坐在后排座上的朱建濘,拿出手機長按開機。
很快,便收到了一條未接電話的提示消息。
“喂,宋總,我剛跟小徐聊完,你到了嗎?好,我已經在回來的路上了,嗯,待會兒見!”
掛斷電話,朱建濘閉目養神。
今天徐雷設宴邀請,多個國家的大使。
午宴非常成功,氣氛其樂融融。
但這種融洽的氣氛,反而更像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人活于世,生存是第一需求。人如此,國也是如此。”
“一旦資源不夠充足,不夠所有人分,其結果必然導致內卷。”
暗暗嘀咕之余。
朱建濘想起了一件往事。
很多年前,米利一位社會學家做了一場著名的實驗。
他在林地中,圈了一塊將近一千平米的地,用金屬柵欄封閉,做了一個‘鼠城’。
鼠城內,他又用電網分隔成田字形的4塊區域,不同區域之間,通過小橋連通。
一開始,他只是分別在四個區域內,投放了一對雄雌老鼠,并源源不斷的提供水和食物。
由于沒有天敵和氣候變化影響,老鼠繁殖能力又特別強,隨著時間推移,老鼠的數量越來越多。
到了實驗的第315天,老鼠數量就達到了620只,此后增長速度開始有所放緩,但明顯秩序開始混亂。
公鼠們開始‘弱肉強食’,強壯強勢的霸占了很多的母鼠,而弱小弱勢的公鼠只能茍且偷生,根本沒有繁殖的機會。
母鼠們沒有任何地位可言,隨時都有可能被公鼠欺辱,母鼠奮起反抗,結果便是不少幼鼠缺乏照料,以至于夭折率上升。
隨著實驗的繼續進行。
鼠城儼然已經成了‘罪惡之城’。
老鼠們每天都在忙于廝殺爭斗,相互傾軋、撕咬,亦或者躲避、退讓。
定時定量的水和食物供應,并沒有換來老鼠數量的持續暴增。
恰恰相反的是……
當數量到達一定極限后,老鼠過剩,導致了鼠城內的社會崩潰。
人們也通過這個實驗,確信資源不足和資源分配不均,也必然會讓人類社會,出現極為慘烈的內卷現象。
事實上。
在隔海相望的南寒與櫻花,這種內卷現象已經出現。
主管外交工作的朱建濘,不僅曾去兩國考察訪問,也看過大量的資料報告。
從孩子讀幼兒園開始,內卷就已經開始了。
為了能讀更好的學校,父母花光積蓄、背負房貸,也要買一套學區房。
孩子上了學后,除了接受學校的日常教學之外,校外也是各種瘋狂補課。
花費巨大的代價,好不容易大學畢業,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也是相當不容易。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