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耐心聽我說完,我在大會上遇見了兩個人,艾哈德和馬什克,他倆來自一家前年成立于米利硅谷的特斯達汽車公司。”
“他們公司自成立以來,就一直想要研制純電動的高級跑車,為此,他們特意找英倫蓮花公司,購買了一款轎跑的相關技術和專利。”
“經過將近一年多的努力,他們完成了一系列的研發設計,但卻在電池、電機和電控這三方面,遇到了巨大的技術障礙,陷入了瓶頸。”
“他們得知咱們龍國,電子信息產業很強,汽車又是搞混合動力,剛好在電池、電機和電控方面,有先進的技術積累和不錯的供應鏈基礎。”
“所以這一次,他們從米利跑來參加新能源行業投資者,就是想利用咱們國內先進又成熟的供應鏈,將他們第一輛純電動超級跑車給造出來。”
“如此一來,他們就不僅不會深陷技術瓶頸,還能很快很便宜的讓超級跑車量產上市,我仔細想了后,認為造車的技術門檻,確實大幅降低。”
“以前造不出,或者買不到好的發動機和變速箱,就別想造出一款好車,而搞混合動力汽車,也需要一定的技術功底,不然搞不好混動系統。”
“可是哥,純電動汽車,就不大一樣了啊!從原理上來說,它和小孩們玩的電動玩具汽車是一樣的,就是靠電池供能、電機驅動……”
聽到這兒的時候,高啟強就已經很迷糊了。
這他媽哪兒跟哪兒啊?
自已的強盛集團,是搞建筑工程發家致富的。
目前的主業,也只是房地產開發、工程建設和礦產。
而聽弟弟高啟盛這意思……
他也要進軍汽車行業,造純電動汽車?
都說隔行如隔山。
弟弟這一跨行,未免跨得也太遠、太狠了吧!
不過出于尊重,高啟強并沒有打斷弟弟的講述。
弟弟如此激動的介紹,肯定有他的道理。
雖然高啟強讀書少,但他起碼的常識還是有的。
當然知道,相比于燃油汽車,電動汽車在功能部件上,肯定會簡化不少。
就像之前給兒子高曉晨,買了那些遙控電動玩具車,拆開就能看到沒什么部件。
除了電機和電池之外,好像就只有一塊帶天線的電路控制板,其他就沒什么東西了。
雖然用于人員駕駛和乘坐的純電動汽車,絕對比玩具汽車更大、更復雜,為了安全和舒適,也需要考慮更多。
但是相比于造燃油汽車,應該還是簡單了許多,最核心的技術瓶頸,可能就是電池,容量夠不夠大、充電夠不夠快、安全性夠不夠高。
可得益于電子信息產業,得益于混合動力汽車的迅猛發展。
用弟弟高啟盛的話來說,龍國如今的電池行業,早就是世界頂尖。
不管是三元鋰電池,還是磷酸鐵鋰電池,各方面的技術指標,早已遙遙領先全世界。
而且這些電池,早就在電子產品、混動汽車等上面應用普遍,各方面早就經過了考驗。
另外。
就如今國內成熟的汽車工業體系,從車殼、底盤、座椅,到剎車、輪胎、燈具、線束……大大小小各種零部件,都有很強的供應商。
而生產電池電機的企業,只要給足他們利益,他們肯定會想辦法,搞出一流的車用電池、電機和電控,提供一整套成熟的動力系統解決方案。
那么成立一家汽車廠,找一幫人做好汽車設計,再找好汽車零配件供應商,最后哐哐哐的一頓組裝制造……
似乎,好像,大概……
依靠國內成熟的工業基礎,造一輛純電動汽車,好像真不難。
尤其是從規模經濟來講。
當生產數量足夠多,成本就會大幅降低,產量越高,就越掙錢。
就像各大車企上市發布一款汽車。
如果只賣了幾千輛,那肯定是虧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