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段秀實的軍隊一場激戰后,且末城內的吐蕃軍只剩下一千人出頭,盡管守城依舊顯得捉襟見肘,但吐蕃軍已經沒有退路了,面對一萬多唐軍的嚴重威脅,他們只能殊死一戰。
受且末城的沙漠環境限制,城頭上的守軍沒有滾木礌石,只有弓箭,另外還有吐蕃人特有的拋射器,其實就是大號的彈弓,用牛筋系著皮子,固定在架子上,將一顆顆拳頭大的石頭彈射出去,射程達一百余步,可將人致死致傷,尤其身穿重甲的士兵,一旦被擊中,很容易被打成內傷,從而失去戰斗力。
唐軍百名士兵頂著兩家排筏攻城梯緩緩前行,后面跟著五百重盾軍,再后面便是一千重甲步兵。
唐軍剛靠近北城,城頭上頓時箭如雨點般射來,唐軍士兵大喊一聲,舉盾相迎,當重甲步兵列隊進入百步,城頭上一百多顆石頭如冰雹般砸下,打在重甲步兵身上啪啪作響。
數十名被石塊擊中的重甲步兵承受不住劇烈的疼痛,慢慢蹲下,倒在地上,有幾名士兵肋骨被砸斷。
李鄴眉頭皺成一團,竟然有數十名重甲步兵倒下,這可是從未有過的事情。
他立刻喝令道“弩箭上弦,遞給我”
一名親兵立刻遞給他一把弩箭,李鄴舉弩便射,他目標是操縱拋射器的士兵。
箭如閃電,噗一支弩箭射中一名士兵,吐蕃士兵慘叫倒下,李鄴扔掉軍弩,又接過另一把,舉弩又射,又是一名吐蕃士兵中箭倒地,軍弩一把接著一把,如行云流水一般,在極短時間內,李鄴一口氣射出五十三箭,五十三名吐蕃士兵被射殺,嚇得其他吐蕃士兵紛紛蹲下,不敢再操縱拋射器。
士兵們都看呆住了,忍不住齊聲喝彩,核心區域的五十余名吐蕃士兵被射殺,城頭上的石塊漸漸停止。
已經有士兵將一百多名受傷的重甲步兵抬出來,這是重甲步兵的軟肋,不怕刀劈矛刺,也不怕弓弩箭矢,但就怕重擊,重擊不會傷害皮肉,但會使士兵暈厥,甚至傷及內臟。
三輪亂石飛射便導致一百多名重甲步兵倒地,絕大部分都是擊中頭部,震蕩使士兵暈厥過去,但也有三名士兵的肋骨被擊斷。
抬著攻城梯的士兵加快了奔跑速度,將兩架大型攻城排梯架上了城頭,鐵鉤鉤住了城墻,數十名士兵們在下面拼命拉拽繩子,大大加重了排梯的重量,使城頭上的吐蕃士兵很難將排梯掀翻。
一千吐蕃士兵全部趕到北城和唐軍作戰,其他三面城墻他們已經完全放棄了。
這時,數十名重盾軍士兵沖上排梯,吐蕃士兵掀翻不了排梯,弓箭又對唐軍重盾士兵無效,他們急了,紛紛沖上排梯向重盾士兵沖來,重盾士兵紛紛后退,重甲步兵從后面涌上,幾道寒光閃過,數名吐蕃士兵被劈成數斷。
后面的吐蕃士兵大吃一驚,紛紛后退,這是他們被驚嚇后的本能,并非畏懼不敢戰,但吐蕃千人長大怒,連殺兩名后退士兵,大喊道“不準后撤,后撤者殺”
吐蕃士兵蜂擁而上,用身體將唐軍重甲步兵堵在攻城梯上,一批士兵被殺光,后面士兵又涌了上來。
李鄴舉劍喝令道“弩箭射擊”
兩千唐軍弩手一起向城頭上的吐蕃軍士兵放箭,此時吐蕃軍士兵已經完全忽略城下的進攻,他們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如何堵住唐軍上城,密集的箭矢如暴風驟雨般射來,城頭上的密集的吐蕃軍一片大亂,他們完全成了弩軍的活靶子,頓時死傷三百余人,一片片吐蕃士兵倒下。
堵擋唐軍重甲步兵的陣型也隨著大量敵軍中箭倒下而瞬間崩潰,無數重甲步兵趁機沖上城頭,形成的刀浪滾滾殺向吐蕃士兵,重甲步兵依舊滔滔殺上,城頭上一片慘叫哀嚎,吐蕃士兵死亡越來越大,一千士兵只剩下不到四百人。
就在這時,城門傳來一聲悶響,“咚”這是巨大的撞擊聲,緊接著又是一聲沉悶的撞擊,城門轟然被撞開了。
這是段秀實事先準備的一根攻城槌,原以為沒有用,沒想到在最后關頭還是發揮了作用。
數千唐軍蜂擁殺入了且末城,他們紛紛沖上城,前后夾擊最后的數百名吐蕃士兵,吐蕃士兵困獸猶斗,血戰到底,一直到最后一個人陣亡,也沒有人撤退或者投降,這是吐蕃軍的作戰風格,至死方休,任何一個人怯戰、逃跑或者投降,他們的家人都會淪為奴隸,相反,如果戰死沙場,他們的家人會得到優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