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洵已經無心去巡視了,立刻返回縣衙,岳州就在荊州東南,兩州緊緊相鄰,一個在洞庭湖北,一個洞庭湖東,如果岳州發生叛亂,很快就會波及到荊州。
李洵匆匆來到州衙,他要向刺史魏仲犀匯報此事。
來到州衙,雙方見了禮,魏仲犀請李洵坐下,魏仲犀年約四十歲,進士出身,當官十幾年,官場經驗要比當官僅四年,且目前只有二十四歲李洵要老道得多,資歷也高得多。
但魏仲犀對李洵卻很客氣,誰讓李洵的后臺硬呢和節度使是堂兄弟,還有個當宰相的伯父。
“發生一件事比較緊急,卑職立刻趕來向使君匯報。”
“李縣令請說”
“岳州兵馬使康楚元使君知道吧”
魏仲犀點點頭,“我知道,此人還曾經坐鎮過襄陽。”
“卑職今天聽說康楚元叛亂了,自立為南楚大王。”
魏仲犀也吃了一驚,急問道“消息可確切”
“是一名商人告訴卑職,他家人都在江陵,他本人剛從岳州巴陵縣逃回來,應該是真的。”
魏仲犀當即道“我立刻發鴿信向襄陽匯報,縣君趕緊通知官員和族人,先離開江陵,今天就要走,今天我沒有收到石首縣的快報,我正覺得奇怪,極可能石首縣已經出事了。”
石首縣位于長江南岸,距離岳州很近,但屬于荊州管轄,如果岳州發生叛亂,那么石首縣將首當其沖。
“使君也要轉移”
魏仲犀點點頭,“我先通知州官收拾東西,如果形勢不對,我們馬上就走”
荊州只有一千維護治安的駐軍,根本擋不住叛軍,叛軍殺來,州縣兩級官員首當其沖。
但魏仲犀更擔心李相國的族人,所以他要求李氏族人趕緊撤離,不能成為叛軍的人質。
李洵趕回府宅,找到了父親,告訴了他岳州叛亂之事,李崤也嚇了一跳,立刻派人去召集族人來宗祠緊急商議。
一個時辰后,所有族人都趕來了。
李崤高聲道“剛剛得到消息,岳州發生叛亂,很快會波及到江陵,大家趕緊回去收拾細軟,大東西就別拿了,帶點糧食,駕車馬趕往北城外集中,大家現在就回去收拾,午時正我們出發北上,來晚了我可不等人。”
族人們都慌了手腳,紛紛向家里趕去。
中午時分,李氏族人除了縣令李洵外,都聚集到北城外,李洵是父母官,他不能逃走。
李崤便帶著族人駕著二十幾輛大車向北方逃去。
此時,岳州叛亂的消息已經在江陵縣傳來,縣里一片混亂,豪門大戶們紛紛向城外轉移財產,普通百姓也拖家帶口向鄉村親戚家里轉移。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