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江夏后,我們將以江夏縣為后勤重地,從鄂州和潭州兩個方向攻打岳州,要不惜一切代價拿下巴陵縣,只要拿下巴陵縣,李鄴的軍隊就無法在長安南岸立足,只能撤回北岸。
畢竟他的敵人是燕軍,燕軍會隨時進攻襄陽,他不敢在南方久呆,這樣,江南西道我們就算是保住了,然后我們再以抗擊安祿山叛軍為目標,向淮西道發展,如果能拿下淮西,我們就有了緩沖之地。”
李琳興致勃勃給眾人講述他明年的計劃,他要鞏固江南西道的地盤,要向北發展,拿下淮西道,或許后年,他就會向江南東道和淮南道進軍了。
這時,遠處傳來低沉的號角聲,季廣琛連忙道“王爺,進攻開始了”
李璘精神一振,連忙向北面望去。
江夏城東北方向有一條數里長的漕河水道,水道連通大東河,直接注入長江,只見二十五艘大型船只列隊駛來,都是三千石的貨船,每艘大船內滿載著百名士兵。
大船高約兩丈,距離城頭還差一丈,所以每艘大船上又搭建了一座丈許高的木臺,木臺約有六七個平方,還有一塊上城橋板,長一丈五尺左右,寬三尺,士兵可以沿著橋板迅速奔上城頭。
“嗚”
號角聲再次吹響,兩萬永王軍隊向東城的護城河奔去。
城頭上,一萬江漢軍已經上城,士兵殺氣騰騰,嚴陣以待,雷萬春冷冷地望著即將駛入護城河的船隊,厲聲喝令道“不準放火,聽我的命令”
城下堆積了大量干稻草,兩千民團士兵專門負責搬運這些干草。
另外還有一千壇火油,每壇約五斤,壇子上有手柄,可以直接拋過去,都是清一色的薄皮陶壇,落地即碎。
另外還有三百壇菜籽油,也是用來對付敵軍士兵登城。
這時,第一艘大船駛入了護城河,這是一艘三千石的大船,后面還跟隨著二十幾艘同樣的大船,每一艘大船旁還有幾艘小船僅僅跟隨。
雷萬春看得清楚,正如節度使在鴿信中所言,用大船充當巢車,準備用三千石的大船靠上城,然后用小船搭建浮橋。
雷萬春一揮手,“送稻草”
命令傳達,兩千民團士兵紛紛抱著稻草向東城聚集,只不過他們盡量在靠近女墻一側奔跑,外面永王軍士兵看不到他們。
城下,渾惟明親自帶領兩萬軍隊參與今晚的攻城行動,季廣琛當然考慮到了敵軍的火攻,他們在每艘船上備了數十桶水,一旦江漢軍將燃燒的木頭扔過來,士兵們就立刻用水澆滅。
隨著船只駛入護城河,兩支軍隊首先展開了密集的弓箭戰,箭矢如雨點般射向船只和城頭,不斷有人中箭慘叫。
船隊沒有立即靠城墻,而是沿著護城河繼續向南航行,已經有十幾艘船進入護城河,但永王軍要等全部船只進入護城河,才開始大舉攻城。
李璘在遠處觀戰,他看見了城頭上敵軍十分慌亂,號角聲不斷,人影奔跑,充滿了大戰突來的緊張和驚慌。
李鄴的軍隊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到會有船只在今晚殺來,敵軍這種恐慌和不安連后面將領們都感覺了,所有人都得意笑了起來。
但季廣琛卻發現不對了,對方今晚的表現和之前的冷靜完全判若兩軍,最初自己也派軍隊夜間攻城,可對方卻十分冷靜理智,有條不紊,哪有像今天這么慌亂。
而且對方戰術也不對,只管用弓箭射擊,并沒有使用火攻,這不合常理,至少應該有無數火把拋出來,這只能說明他們已有準備,士兵被控制不準用火,對方極可能會用火攻。
“王爺,敵軍已有準備,我們今晚會慘敗,卑職建議立刻取消行動,大軍撤退”
不等李璘詢問,旁邊軍師薛镠卻不滿地哼了一聲,“季使君何出此言”
季廣琛解釋道“對方明明知道我們會用船只攻城,卻表現得毫無準備,這絕不正常,之前幾次攻城,雷萬春都是準備充足,從容應對,今晚這么慌張,他分明是故意表現出來。”
薛镠追問道“我們在二十里外改裝船只,雷萬春根本看不到,他怎么會知道我們用船只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