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只火鳥沖進城內,城內頓時喊聲四起,縣城房屋大多老舊,基本上是木制,很容易一焚皆燃。
阿史那承慶也安排了一萬余人,分成四百組準備隨時撲救大火,每個人手執竹掃帚、水桶和濕漉漉的被褥,唐軍的火鳥飛進城內,士兵們立刻沖上去撲救。
確實有一定的效果,兩百只火鳥飛進城內,各組士兵都向自己最近的火鳥沖上去撲滅,很快,兩百只火鳥被撲滅了一百三十余支。
但還是有七十余只火鳥點燃了房屋,城內出現了七十余個火點。
緊接著又是兩百只火鳥飛進了城內,這一次,士兵撲救稍微有點吃力,前面的火點沒有撲滅,后面的火點又起。
燕軍士兵勉強撲滅了七十余只火鳥和火點,但還是又一百二十余只火鳥點燃了房屋。
更要命是,夜里起風了,北風呼嘯,火借風勢,開始成片地燃燒起來,救火士兵被燒得連連后退,已經戰勝不了烈火。
高秀巖也見勢不妙,縱馬奔去縣衙,正好看見臺階上的主將阿史那承慶,“太尉,大火已成勢,弟兄們已無法撲滅大火”
阿史那承慶想得很周全,但大火真的燃燒起來,那種驚天駭地的烈火還是讓他心中也有點害怕了,他連忙令道“命令士兵去城隍廟集結,另外與讓蕭偲和李承旦來見我”
“遵令”
高秀英騎馬飛奔而去。
望著迅速蔓延的大火,阿史那承慶現在有點后悔了,他應該聽從李承旦的勸告,先撤離縣城,至少還能保住一部分軍隊。
心中雖然后悔,但他不會說出來,他怎么可能在將士面前表現出自己的決策失誤。
這時,兩名騎兵統領蕭偲和李承旦騎馬飛奔而來,在馬上抱拳道“參見太尉”
蕭偲是契丹人,統帥五千契丹騎兵,李承旦是奚人,統帥五千騎兵,當然,他們手下騎兵現在已經沒有一萬人,只剩下六千余人。
他們骨子里瞧不起漢人,也瞧不起漢人士兵,所以之前高秀巖率領他們二人斷后,他們根本不買帳。
兩人的頂頭上司是孫孝哲,孫孝哲受重傷被送回長安,他們二人就由阿史那承慶親自統領,阿史那承慶是國師,還稍微能差使動他們。
阿史那承慶命令二人,“你們率騎兵去試一試北城門,如果北城門能撤退,立刻通知我”
李承旦暗暗撇撇嘴,自己白天勸他撤退,還被他臭罵一頓,現在也知道問題嚴重了。
心中鄙視歸鄙視,但兩人不敢違抗命令,其實他們也想突圍北撤,留在城內太危險了。
兩人當即抱拳道“遵令”
他們的騎兵已經在大街上集結,火勢雖然猛烈,現在還能接受,但就怕濃煙起來,人馬都會受不了。
“出擊”
蕭偲大喝一聲,六千騎兵奔騰起來,向北城門狂奔而去,他們絕不是試探,就是要突圍出城,后面的步兵能不能跟上來,與他們何干
北城門已經開啟,吊橋緩緩放下,圍堵在北城門外的兩千重甲步兵已經聽到了城門馬蹄疾奔之聲,開始列隊向前,呈半圓形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