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的很多附庸勢力是游牧民族,像吐谷渾人,后期的沙陀人等等,他們基本上以放牧為住。
高仙芝也評價過吐蕃軍,弓弱騎弱,唯重步兵驍勇異常。
李鄴在安西也領教過吐蕃重步兵的厲害,兩千重步兵將他們打慘痛無比。
吐蕃重步兵頭戴鐵盔,身披鎖子鐵甲,手持短劍和盾牌,體力充沛,強悍驚人。
另外吐蕃軍的移動投石機也十分厲害,成為唐軍的噩夢。
但也并不是說所有吐蕃士兵都是重步兵,他們的國力也承擔不起全軍鎖子鐵甲,只有少數貴族的直屬軍隊才身披鎖子甲,絕大部分吐蕃士兵還是皮甲,也是手持短劍和短牌。
吐蕃軍的厲害其實在于兩點,一是他們個人體力充沛,從高原上下來,每個人的肺活量都很高,以至于普遍力量強大。
第二點就是他們的作戰意志,士兵絕不逃跑,也絕不投降,沒有主將的撤退命令,他們都會一戰到底,前仆后繼,不死不休,正是這一點讓唐軍極為不適應。
五千唐軍列隊完成,對面一里外,四千五百名吐蕃軍也同樣列隊完成。
雙方都是步兵,雖然唐軍都是騎馬而來,但馬匹只是代步工具,他們本身不是騎兵。
唐軍倒是有三千騎兵,由辛云京統領,張冰泉手下全部是步兵。
唐軍士兵手持短矛和圓盾,后背弩箭,腰挎戰刀。
“三千弩箭準備”
張冰泉也很緊張,這還是他第一次獨立指揮軍隊作戰,對方竟然是強悍的吐蕃軍。
三千弓弩士兵將盾牌和短矛放在地上,單膝跪地,向軍弩舉起,斜角四十五度,瞄準了遠處的吐蕃軍士兵。
張冰泉在為辛云京的主力到來爭取時間。
就在這時,”嗚”低沉的號角聲吹響,吐蕃軍隊開始動了,列隊向唐軍大陣快速走來。
張冰泉緊張得心都要跳出來,他深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厲聲大喊“放箭”
“梆梆梆梆”清脆的梆子聲響起。
三千唐軍士兵一起放箭,三千支弩箭騰空而起,密集地射向一百五十步外的吐蕃士兵。
吐蕃士兵忽然加快了速度,高舉盾牌吶喊奔跑,箭矢如雨點般射進人群中,一片片士兵中箭倒地。
唐軍的箭矢穿透力十分強大,吐蕃軍的盾牌稍小,只能遮擋頭部和胸腹等要害處,但下身無法遮擋,很多士兵都是腿部中箭,撲倒在地上。
“第二輪,射箭”
唐軍舉弩再射,弩矢如暴風驟雨,向已沖到百步外的吐蕃軍射去,吐蕃士兵紛紛慘叫著跌倒,雖然大部分士兵沒有被射中要害死去,但箭矢射得很深,傷及筋骨,吐蕃士兵就算不死,但也失去了戰斗力。
但還是有不少士兵拔掉箭矢后血流如注,根本無法止血,痛苦得大喊大叫,拼命捶打腿部,最終失血過多暈厥過去,這些士兵神仙也救不活了。
緊接著第三輪箭矢射進了人群中,這次是七十步平射,奔在足最前面的吐蕃士兵再次倒下一片,如果對方是騎兵,那唐軍只有兩次射箭機會,但對方是步兵,唐軍在七十步時又搶了一輪平射。
三輪箭矢射罷,四千五百吐蕃軍只剩下了三千八百余人,傷亡超過了一成,但吐蕃士兵卻視而不見,繼續奔跑。
“準備迎戰”張冰泉再次厲聲大喊。
“嗚”
號角聲吹響,三千弩兵背上了軍弩,拾起盾牌和短矛,準備迎戰了。
“殺啊”張冰泉長矛一揮,率先沖出去。
“殺啊”五千唐軍吶喊著向吐蕃軍沖去,兩支軍隊越來越近,轟然碰撞在一起,激烈地廝殺起來。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