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baatba中午時分,李鄴乘坐來到了武德酒樓,獨孤明已經在此等候多時。
這不是正式接風,只是獨孤明邀請李鄴小酌,見一見面,而今天晚上才是獨孤家族為李鄴舉辦的隆重接風盛宴,會有數百名賓客參加。
“三叔,好久不見了”李鄴笑瞇瞇拱手行禮。
獨孤明笑著拍拍他胳膊,“今天就不當你是王爺了,是我侄女婿。”
“感覺三叔比去年又年輕了一歲”
“哎你這是夸獎,還是嘲諷好吧就當你是實話實說”
兩人說說笑笑上了三樓,這里有獨孤家族專門留的一間雅室,非常隔音,在里面說話,不用擔心隔墻有耳。
李鄴進了房間,意外發現獨孤峻也在,他連忙行禮,“原來二叔也在”
獨孤峻微微笑道“聽說老三中午請伱喝酒,我頭削尖也來了。”
獨孤明眼中飛閃過一絲不快,李鄴卻沒有注意到。
三人就坐,很快酒保和侍女送來酒菜,獨孤明點點頭,三名年輕美貌侍女替他們斟酒夾菜,獨孤明笑道“不用擔心,她們三人無法聽也無法言。”
原來三個侍女都是聾啞人,獨孤家還真有心,用聾啞人做侍女,就可以暢所欲言了。
李鄴點點頭問獨孤峻道“請問二叔,現在北庭節度使是誰”
獨孤峻笑了笑道“現在北庭和安西節度使依舊是豐王李珙,他人在長安。”
“那具體留守和兵力呢”
“北庭的留守是西州兵馬使周逸,大約有軍隊六千人,安西留守是原來的河西節度使楊志烈,河西淪陷后,他率一部分軍隊退到安西,被朝廷任命為安西節度府長史兼四鎮兵馬使,有軍隊萬人。”
李鄴暗暗點頭,這樣一說,他心里就有數了。
三人喝了一杯酒,獨孤明笑道“阿鄴這次進京,整個朝廷都把你當菩薩一樣供起來,就算再憎恨你的人,也會對你笑臉相迎。
可在一個月前,朝廷上上下下都恨不得把你碎尸萬段,這種態度的變化還真是有趣。”
“是因為回紇嗎”李鄴微微笑問道。
獨孤明點點頭,“你不知道回紇使者大罵朝廷,把出兵協商撕毀那一刻,朝廷百官覺得天都塌了,沒有回紇出兵相助,我們怎么打得過叛軍
很多人都覺得大唐要滅亡了,悲觀情緒籠罩在朝堂上,你可以想象大家當時多么恨你,但就在你的軍報送來朝堂后,大家才恍然醒悟,連回紇軍都不是你們的對手,那為何不讓河隴軍出兵討逆
可以說是一夜之間逆轉,前一天還罵你是國賊,第二天就把你夸上天,是國之棟梁,變臉之快,幾十年都沒有見到了。”
李鄴沉吟一下道“原則上我是同意出兵的,但出兵五千是出兵,出兵五萬也是出兵,關鍵還是看朝廷的誠意。”
“阿鄴想要什么”獨孤峻問道。
李鄴歉然笑了笑,獨孤明連忙笑道“二哥,我們就別問了,這是他們的重大機密”
事實上,李鄴本來是打算告訴獨孤明,但獨孤峻他還是有點不太放心,尤其獨孤啟明嫁給了太子,李鄴必須要有所保留。
獨孤峻默默點頭,心中略有些不悅,他知道李鄴是因為自己才不肯多言。
這時,李鄴岔開話題問獨孤明道“太上皇那邊是怎么回事”
獨孤明冷笑一聲道“原本以為只有太上皇和天子之間的皇位之爭,沒想到永王和太上皇之間也有爭斗,最后是太上皇認輸,去青城山出家為道士,算是放棄了重新登基的想法,他提出的皇太弟方案,就是他認輸后的結果。”
這個說法和李鄴的猜測基本吻合,如果沒有特殊原因,李隆基是不會放棄自己的利益,轉而支持永王的利益,李隆基把永王召回巴蜀,是想讓他支持自己復位,然后立他為太子,沒想到最后復位沒有了希望,太子變成皇太弟,李隆基先出局了。
“但天子到現在還沒有批準皇太弟,在等什么”李鄴又問道。
“應該快了,昨天五個相國去探望太子,如果太子的狀況確實不行,政事堂就會批準太子的辭職,天子就會宣布重立太子,估計就這幾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