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長史周受良逃到了長安,他不肯效忠梁崇義,在上元節前夕帶著家人乘坐牛車逃往長安。
他不是第一個逃到長安的荊襄官員,大批荊襄官員都在梁崇義的威脅下,紛紛辭職走人。
但每一個逃到長安的荊襄官員都要接受御史臺的身份審核,周受良也不例外。
這天上午,一名御史匆匆來到中丞敬羽的官房,將一份審核報告交給敬羽。
“啟稟敬中丞,這是鄧州長史周受良審核報告。”
敬羽沒有心思細看,隨便翻了翻問道“有什么特殊情況嗎”
“基本上沒有特殊情況,比較正常。”
“他在長安后臺是誰”
“相國李峴,當初李相國出任南陽節度使,這個周受良是李相國的幕僚心腹,被李相國推薦為鄧州長史。”
敬羽心中一動,正瞌睡就送來了枕頭,天意啊
天子暗示他抓相國李峴的把柄,他正不知從何入手,這不就來了嗎
敬羽立刻令道“把他送去地字號牢獄”
手下大驚,地字號牢獄是關重刑犯的地方,他們只是審核官員的真實性,怎么變成抓捕
“敬中丞,這不妥吧”
敬羽眼睛一瞪,“要不這個中丞你來當”
“卑職不敢卑職不敢”
官員嚇得連忙退下,敬羽又令道“讓裴升來見我”
不多時,御史臺審案官裴升匆匆趕來,“參見敬中丞”
敬羽批了一張辦案令交給他,“這個周受良你來負責審訊,他是李峴的心腹,必然知道李峴的老底,他若不招,把七大刑輪番給他用一遍,留下他一口氣。”
裴升遲疑一下,“七大刑他恐怕熬不過去,從來沒有人能活下來,會死掉的”
“那就讓他嘗嘗水火甕,不招就把他煨熟了。”
水火甕就是來俊臣發明的請君入甕,先把人捆綁起來,頭朝下塞進一個裝滿水的大甕中,然后用火烤,水開了,人也熟了。
這不是用來審犯人,而是用來恐嚇犯案官員,看完全過程,再用繩子一捆,塞進水甕中,沒有官員不招的。
裴升答應一聲匆匆去了
周受良做夢也想不到,自己不肯效忠梁崇義,逃回朝廷,竟然會遭到如此殘酷的刑罰,當他看見一個犯人被活活煮熟后,他當即嚇癱了,把自己所知道關于李峴的一切都老老實實招供了。
敬羽一共整理出李峴的三大罪狀,第一,未經朝廷允許擅自鑄錢,其實這是所有節度使都干的事情,就看朝廷追不追究,一旦追究就是大罪。
第二,未經吏部同意私下任命官員,這是吏權,李鄴和朝廷談判爭得面紅耳赤的,就是巴蜀的吏權,連李鄴都不敢私下做的事情,李峴居然做了,這也是大罪。
第三,未經天子同意,擅自減免稅賦,這雖然是李峴愛民的表現,但減免稅賦的權力在天子手中,實際上就是李鄴和朝廷談判的重點之一,定稅權,這當然也是大罪。
其他收受一點銀子,收受幾件書畫,這些都是小問題,不重要,敬羽整理出來的三件罪名涉及到擁兵自立,屬于造反大罪。
更重要是很詳實,什么時候做了什么事情,時間、地點、事件經過都很詳細,賴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