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見素一怔,不解問道:“微臣沒聽懂陛下的意思!”
李鄴緩緩道:“拔汗那女王是希望吐蕃出兵占領碎葉,徹底滅了大唐在蔥嶺以西的勢力,二十萬兩黃金就是她給吐蕃的酬勞!”
韋見素呵呵一笑,“她不怕吐蕃占領碎葉后,把拔汗那也滅了嗎?”
“所以朕才說她愚蠢,朕并吞拔汗那,而不用南詔方案,就是因為這個愚蠢的女王。”
“陛下,吐蕃怎么會出現在拔汗那?”
李鄴點點頭,“這個問題問得好,朕得到李成華的匯報,吐蕃特使不僅出現拔汗那,還有一支五百人的吐蕃士兵護衛特使出現在吐火羅的烏仗那,說明大勃律和朅師國又被吐蕃打通了。”
“所以陛下還想出兵大勃律和朅師國?”
“那是肯定的!”
李鄴負手走了兩步道:“這關系到大唐對吐蕃的國策?實際上就是一個‘堵’,我們士兵上不了高原,軍隊也無法補給,但我們可以堵,把吐蕃堵在高原之上,除了南面天竺之外,其他三面我們都可以把它的擴張之路堵住,把它堵在高原上,年長日久,等氣候慢慢變冷,讓吐蕃自己衰敗下去。”
韋見素驚訝問道:“陛下認為氣候會變冷?”
“是飛龍告訴我的,他有一些異術,能識天地變化,他說再過幾十年,氣候就會逐漸變冷,吐蕃高原上很多土地無法再種糧食,吐蕃人口會減少,內部紛爭會加劇而,天竺異常炎熱的氣候他們又適應不了,只要他們被堵在高原出不來,他們肯定會衰落下去,不會再成為大唐的心腹之患。”
“陛下圣明,但大唐會不會也一樣變冷呢?”韋見素又擔憂道。
李鄴笑了笑道:“大唐橫跨萬里,北方的炎熱變溫涼,但嶺南的炎熱又變得氣候宜人,南北自然會平衡,而且北方真正變冷的是漠北草原和遼東,胡人就會不斷南下騷擾,朕也很擔心這一點,所以未雨綢繆,搶先打擊遼東東胡人,就是這個緣故。”
韋見素恍然,躬身道:“陛下深謀遠慮,微臣這才明白,如此之說,豈不是草原胡人還會成為大唐之患?”
李鄴笑了笑道:“草原胡人什么時候不是中原王朝的威脅?不過對草原諸胡,朕有計劃,過幾年再說吧!”
韋見素默默點頭,他不再談此問題,又道:“既然西域金銀已到,我們的貨幣改制方案就需要加快了。”
“貨幣改制就煩請相國替朕盯著,另外,李泌派人從福州送來一批用竹為原料造的紙,這幾天讓文武百官好好評價一下,如果不錯,朕就批準在福建道大規模造紙了。”
“微臣這就去安排!”
韋見素躬身行一禮走了。
李鄴見時間快到中午了,他惦記西域來的兒子李枋,便吩咐道:“擺駕回宮!”
裴三娘一直有點擔心西域來的孫子會胡里胡氣,可當她見到李枋后,立刻喜歡得不得了,對他異常疼愛。
原因也很簡單,李枋完全符合裴三娘心目中兒子的模樣,老人為什么喜歡孫輩,因為孫輩讓老人重新看到了兒女小的時候,讓他們可以彌補一些未盡的遺憾。
李鄴小時候極為粗魯頑劣,不斷闖禍,讓裴三娘頭痛萬分,經常獨自抹淚,她就天天盼望著兒子變得文靜乖巧、像個女孩兒一樣。
雖然李環的兒子李楠有點這種感覺,但李楠畢竟不是裴三娘的親孫子,他是宇文螺的孫子。
而李枋的到來就讓裴三娘一下子看到了李鄴小時候自己所期待的模樣,頓時讓裴三娘歡喜得合不攏嘴,這才是她想要的孫子。